中國虎網 2011/5/26 0:00:00 來源:
未知
作為南海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核心部分, 昨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南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中心(以下稱“產業中心”)在開發區大瀝園揭牌。與此同時,第一期29個進駐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
南海區區長區邦敏表示,產業中心將充分整合中國科學院的技術、人才和項目資源,建設中國科學院生物醫藥領域重要的技術轉移中心和成果轉化基地,通過 “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帶動南海產業、城市轉型。
單個項目年產值過10億元
第一批進駐園區的29個產業化項目包括新藥研制、醫藥原料和中間體、醫療器械、保健品和功能食品等類別,例如用于多種惡性腫瘤治療的“重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新型專利產品肝癌診斷試劑盒等。中科院專家組認為,這些項目科技含量高,個別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部分項目的產業化前景和市場前景較好。
據悉,目前產業中心是“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孵化,引進研發團隊,直接孵化產品;另一條是直接引進一些有影響力有產品的藥廠、健康品的企業直接投產。園區中的所有項目都是全產業鏈操作,包括研發、中試生產、銷售及最后的康復理療。
“實現產業化后,單個項目每年的產值至少10億元。”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副院長朱詠峰介紹說,產業中心選擇的都是技術處于國內外領先、較快實現產業化的項目,目前有多個項目進展很順利,預計一至兩年就能投產。
第二批項目下半年公布
瞄準南海區生物制藥領域空白,2009年下半年,南海啟動1.15億元專項資金與中國科學院共建“中國科學院佛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中心”合作項目,飲得佛山生物制藥、中成藥產業“頭啖湯”,并規劃建設中國科學院南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中心園區:建設產業發展平臺、引進孵化項目,目標建設華南地區最好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平臺,最終建設國家級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及健康產業基地。
據悉,產業中心規劃占地面積4259.1畝,分兩期建設,將建產業化基地、孵化中心、藥物臨床前評價中心、藥物臨床研究基地、醫藥商貿區等7個功能區,以逐步建立從研發機構、孵化器、再到產業化基地的階梯式產業發展鏈條。
目前產業化基地一期土地143畝整合工作已經結束,即將在南海經濟開發區“產業智庫”與孵化中心二期同時開工建設,屆時入駐的第二批近30個項目今年下半年將發布。
據了解,符合規定并按規定程序經過確定的入園企業,將享受產業化項目資金扶持、產業化優惠政策、提供孵化場地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產業中心還會為入園企業提供七項綜合服務保障。
吸引民間資本參與
“除政府的專項資金,我們今后將更多發揮南海特別是大瀝豐厚的民間資本作用,目前政府已經投了一筆錢建立投融資平臺,期待發揮共感的作用,撬動民間資本投入到生物醫藥中。”梁廣明介紹說,較高的市場化程度、高效的金融配套服務能力以及民間資本較強的投資與融資能力,對于投資周期較長、前期資金投入較大的生物醫藥產業有一定的吸引力。
此外,產業園附近的廣東省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吸引了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企業區域性總部和保險金融中心落戶,可為企業融資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據他透露,第一批進駐的項目已有不少民間資本有合作意向。
“南海、佛山是民營資本最活躍的地方,民營資本一旦和中科院核心權威的生物科技相結合,爆發力將是巨大的。”南海區區長區邦敏說,民營資本整合生物醫藥技術產業鏈,將為南海十二五期間產業城市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