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28 0:00:00 來源:
未知
對照“兩個率先”的新內涵新標準,泰州結合實際,謀劃長遠,提出產業現代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和靈魂。未來10年,是泰州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也是形成現代產業體系的過程,通過產業現代化帶動城市現代化,進而實現人的現代化,力爭在全省推進“兩個率先”的大局中有作為、多貢獻。
“推進富民強市、建設美好泰州”。這是泰州結合實際為“兩個率先”注入的新內涵新要求,也是“十二五”期間泰州發展的突出主題。泰州市委書記張雷在2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泰州有“兩大任務”,一是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二是成功走出一條具有泰州特色和優勢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之路。在全省推進“兩個率先”的大局中多做貢獻,泰州有責任有條件,更有信心有決心。
雙輪驅動,在“兩個率先”大局中找準位置
“十二五”期間,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泰州的著力點在哪里?開辟“兩個率先”實踐的新境界,泰州的突破口又在哪里?省委全會之后,泰州立即召開貫徹落實大會,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新一輪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學習大潮、實踐大潮。
泰州干群的一項共識是,今后5年推進的“兩個率先”,標準更高,內涵更豐富,要求更全面,具體到各地,首要之舉就是在這個大局中找準自己的位置,緊密結合自身實際,謀劃思路舉措。4月22日,泰州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明確,市領導組成“8+1”課題組,全方位展開調研——“8”就是“對表”省委提出的“八項工程”,“1”就是泰州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的對省銜接以及具體時序要求。
“向‘第二個率先’邁進,我們既面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有利條件,也面臨宏觀局勢復雜多變、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等方面的嚴峻挑戰?!笔形?、市政府分析認為,從泰州建市晚、底子薄,特別是開放型經濟長期滯后的實際出發,實現“兩個率先”的著力點在于“補課開放”,突破口就是“擁抱創新”,努力走出具有泰州特色的現代化之路。
方向明確之后,路徑選擇至關重要?!疤K中崛起”是全省區域共同發展的戰略決策,而泰州發展處于工業化中期,不具備經濟先發優勢,無論是“跟風”發展新興產業,還是坐等蘇南產業轉移,都走不通。只有著眼長遠,實施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戰略,構建全新的現代產業體系,通過產業現代化帶動城市現代化,進而實現人的現代化,才能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在全省推進“兩個率先”的大局中有作為、多貢獻?!?
構建產業的戰略優勢,泰州志在必得?!笆濉逼陂g,泰州將著力打造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產業——三個“千億級”的全新產業板塊,超過泰州傳統優勢產業裝備制造業,構建起未來發展新的戰略優勢。
轉型升級,構建“1+3+N”現代產業體系
5月16日,全國第二大制藥企業——石藥集團南方地區營運中心及國際高端制劑制造物流基地,在泰州醫藥高新區啟動建設。
建設泰州醫藥高新區,打造中國醫藥城,是我省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舉措。石藥集團的“加盟”,正是中國醫藥城進入產業集聚爆發期的一個縮影。而醫藥城從無到有到發展壯大,又是泰州構建“1+3+N”產業體系的生動實踐。
推進“兩個率先”,對泰州而言,重中之重就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即做大做強裝備制造這一傳統優勢產業,“3+N”就是打造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興產業和若干新興產品集群。
既是科技創新平臺,又是轉型升級主戰場。泰州醫藥高新區目前已吸引50多家國內外知名大學和醫藥研發機構進駐,400多家知名藥企落戶,400多項“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醫藥創新成果落地申報,形成“全國第一、世界有名”的醫藥產業高地;以電子信息產業領銜的出口加工區,已吸引以臺灣緯創為代表的一批臺資“巨無霸”項目落戶;在以中盛光電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園里,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第三代太陽能發電系統等一系列創新成果迅速轉化。
新興產業強勢布局,勾勒出泰州轉型升級的美好前景。傳統裝備制造業通過國際合作、高位嫁接迅速得以提升。靖江一季度船舶出口額超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6.6倍。今年5月,國內首家涉足船用低速柴油機行業的靖江安泰動力公司,與新世紀造船公司簽訂了MAN 5S60MC主機供貨合同,這標志著泰州造船從此有了地產“心臟”。
“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事關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又是泰州再創黃金發展期的必然選擇。”在泰州人看來,實施轉型升級工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照搬蘇南固有模式,而是要扎扎實實做環境、做平臺、做功能,通過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打造產業特色和結構優勢,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瞄準“五個更”,產業、城市和人一同躍升
“發展更科學,社會更和諧,文化更繁榮,生態更文明,人民更幸福”。對照省委“兩個率先”的要求,泰州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更加注重民生幸福,實現產業、城市和人的同步躍升。
今年是泰州沿江港口實現吞吐量超過億噸的決勝之年。與港口建設一樣,泰州城市基礎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明顯標志就是,繼江陰大橋之后,泰州大橋明年將建成啟用,而泰州也將由原本的“交通末梢”變為擁有兩條過江通道的“區域樞紐”。
交通基礎設施的大投入,直接拉動了泰州的城市升級。剛剛落成的萬達廣場,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泰州市投資最大、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城市綜合體。泰州城河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城河之一,市里投入近20億元在這里建成國家4A級鳳城河景區,叫響了“水天堂、夜游城”的品牌?!笆濉逼陂g,泰州將進一步加快縣域中心城市建設,下轄4個縣級市的城區建設,計劃完成投資200億元,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改善百姓生活、提升環境品質。
文化中心、規劃展示館、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一大批文化設施的興建,在“補課”泰州城市功能的同時,也推進形成發展文化產業的“主戰線、主陣地、主力軍”。這幾年,泰州開工建設的十大公共文化設施工程,項目之多、投資之巨,均創歷史之最。泰州大劇院建成以來,以前要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能欣賞的芭蕾舞、交響樂,如今“搬”到了泰州市民家門口。
與產業和城市一起躍升的,還有潛移默化中提升的泰州人。高新技術企業、博士后工作站、留學生創業園等,成為泰州承接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載體。堅持“產城融合”發展,泰州醫藥城集聚人口規模將達20萬人。5月8日,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同2000年相比,泰州市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由2379人上升為7009人。(劉宏奇 顧介鑄 王世停 趙曉勇 孟國平 張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