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1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網聚焦山西】綜合編輯:近年來,很多人感冒發燒了,都習慣到路邊藥店自己買點藥。藥店多了,老百姓買藥方便了,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現,在購買藥品時,都會遇到藥店導購很熱情地向顧客推薦藥品,仔細一看,大多受推薦的藥品不是價格過高,就是出自不知名的廠家。
藥房銷售員變身推銷員
近日,記者因感冒,來到雙塔東街的一家藥店購買感冒藥。當告訴店員要感冒藥和消炎藥時,店員詢問了一下癥狀之后,挑選了一盒感冒膠囊和消炎藥片,一共41.5元。記者問有沒有便宜點的,店員馬上變臉說:“我推薦給你的藥,雖然貴可是效果很好,你可以試試。”
當記者表示這些藥品生產廠家沒聽過時,店員不耐煩地說:“大藥廠的知名度還不是全靠廣告做出來的,廣告費加入藥價,價格肯定貴。你沒聽說的藥廠雖然沒做廣告,但效果一樣好。”
采訪中記者遇到正在選購藥品的李大姐,李大姐告訴記者說:“像我們不懂藥品的人,買藥時店員推銷常常夸大藥效,很容易受到誘惑,可是回家仔細研究,經常買不到真正需要的藥品。我曾經就買過店員推薦的藥,可是實際藥效根本沒有多大的作用,價格還不便宜,現在我到藥店買藥,只買我自己想買的,推薦的藥我堅決不買。”
記者隨后走訪多家藥店發現,類似現象,還不止一家。難道這些店員向顧客推薦價格很高的藥品,要比起大廠家的品牌藥利潤要大嗎?
藥店牟暴利 推銷不知名廠家藥品
明明是銷售員,如何會變成推銷員?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同一類藥物在藥店柜臺能找到幾種,甚至十幾種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產品,售價各不相同,最貴的和最便宜的價格往往相差數倍。其中,除了一兩種來自品牌廠家外,其余大部分都是“雜牌軍”。那么,為什么藥店推銷員往往選擇棄品牌藥而推銷其它廠藥呢?
一業內人士王先生向記者介紹,推薦高價藥的確已成為藥店經營的“潛規則”,他說:“現在藥店越開越多,藥店生存不容易,需要想盡各種辦法盈利,推銷高價藥品也是方法之一。同時很多藥廠為了競爭市場,會給藥店店員提成,有的藥廠也會直接安排推銷員進到藥店推銷藥品。”在很多藥店,市民不難發現,現在店員的服務越來越熱情了,可往往買回家的藥,并不是治病效果最好的藥。很多高價藥都出自不知名的廠家,而這些廠家藥往往利潤都比較大。
王先生還透露,當一種新品藥進入零售店時,首先要交一定數額的進店費,數額從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加上營業員的“提成費”以及醫藥代表的關系費,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一些藥店將藥品分為四類。A類為自己代理的品牌為自營品種,這種藥品利潤達60%到70%。B類為普通品牌,利潤在60%左右。C類一般藥品的利潤在40%以上。D類品牌藥利潤最薄。藥店對店員的考核以賣了多少A類藥為主。
按照醫囑來合理購買藥品
記者隨即聯系了太原市藥品市場監督處,監督處工作人員表示,針對市民反應各零售推銷藥品的行為,太原市藥品市場監督處,就太原市零售藥店不規范行為進行了大檢查,對于查處情況嚴重的違規單位,監督處將勒令其停業整頓。
工作人員還提醒市民,去藥店買藥時,如果遇到這一現象,消費者還需睜大雙眼,避免不留神掉進推銷員設置的陷阱,多花了錢還買不到適合的藥品。市民應根據不同的疾病到正規醫院,通過醫生開出的醫囑,來合理購買所需藥品。(記者 張妤)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