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7 0:00:00 來源:
未知
據監測數據,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平均漲幅109%,漲幅超100%的品種達96個。而今年3月以來,中藥材漲價進入第4輪高峰。據相關市場專業人士分析,中藥材價格今年還有上漲空間,且近期無降價趨勢。從去年9月開始,中藥材價格就開始小幅度上漲,但當時上漲趨勢并不明顯。但到今年3月,中藥材價格就開始大幅度的增長。中藥材集體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貨幣發行量的增加是引發通貨膨脹的重要因素。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會導致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加。購買力進一步決定商品的價格。中藥材屬于放開定價,由市場自由調節價格的商品。
其次,中藥材用途的擴大進一步提高市場需求。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的健康理念,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而悄然改變。中藥材的屬性從最初單一的防痛治病,向滋補膳食、保健養生、酒水飲料、洗滌化妝等多個領域迅速延伸。中藥材廣泛應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增加了中藥材的需求量。
然后,勞動力、肥料、土地租金、運輸等費用上漲提高了中藥材的種養成本。另一方面,中藥材的種植并沒有形成一種科學性。“少了就趕,多了就砍”的怪圈依舊存在。
最后,天災人禍是進一步推動了價格的增長。近年來自然災害增加,洪澇、地震、干旱等都造成部分中藥材產區不同程度減產,導致市場供給減少。同時,越來越多人涌入經銷鏈條,多重代理層層加價,但是中藥材價格的漲價并沒有轉化為藥農收益的增加。中藥材品種游資推波助瀾,跟風炒作,進一步推動價格增長。
在我國,大多數的中藥材種植方式是農民散戶種植,缺乏統一的生產管理和市場營銷,對中藥材市場供需信息反應也較為遲鈍。這種種植方式直接導致了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也無法有效的應付市場需求的變化。由于藥農無法準確把握市場規律,在中藥漲價時,開始大面積的種植,最終供大于求,中藥價格大幅下跌,造成了“藥賤傷農”的悲劇。
因此,面對此次中藥材價格上漲,藥農千萬不要盲目跟風擴大種植規模。而藥農的重點工作是要不斷提升中藥材的品質,提升中藥材的產品質量。要建立更加快捷的市場信息渠道,掌握第一手的市場供需信息,及時調整中藥材種植規模,有效規避市場風險,實現種植效益的最大化。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