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15 0:00:00 來源:
未知
上半年,醫藥板塊走勢低迷。基藥招標政策的制約、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上升、部分原料藥產能的過剩等共同導演了板塊業績表現差強人意。而剛性需求的支撐,特色產品的毛利率穩定,也提升了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國泰君安研究認為,上半年業績增速料將放緩,2011年醫藥板塊投資或是一個多歧路而行路難的過程,但板塊已經進入歷史底部區域,向下調整空間有限。
原料藥企業業績下滑
已公布半年報業績預告的近40家公司多數顯示增長。其中,京新藥業(002020)表現突出,增長110%-160%,貴州百靈(002424)、精華制藥(002349)同樣出色,分別預增90%-120%、80%-110%,這三家公司位居前列。但華北制藥(600812)、東北制藥(000597)、藍帆股份(002382)預計業績下滑最大,分別預計下降50%、97.08%-91.24%、70%-50%。中間層次,科倫藥業(002422)、福瑞股份(300049)均預增40%-60%,譽衡藥業(002437)、仙琚制藥(002332)、益盛藥業(002566)、眾生藥業(002317)、奇正藏藥(002287)、獨一味(002219)、新和成(002001)、信立泰(002294)等預增幅度則均在0%-30%之間,另有漢森制藥(002412)、亞太藥業(002370)、信邦制藥(002390)因成本壓力徘徊在預減和預增之間。
近半年來,商務部發布的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持續處于上升通道,但產能過剩導致部分原料藥價格走低,促成部分藥企業績增長平淡甚至下滑。維生素C是原料藥產能過剩典型代表,華北制藥和東北制藥業績預告表示,主要產品維生素C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受市場供求因素影響價格大幅下降,與此同時,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導致公司業績下滑。海普瑞(002399)和千紅制藥(002550)同樣因原料藥價格走低而業績變臉。除此以外,國家基本藥物與非基本藥物招標政策的實施,推動相關藥品價格大幅下降,也給部分公司帶來不利影響。
業績走好前景仍存
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中藥板塊增長預期普遍好于化學藥和原料藥板塊。貴州百靈、廣州藥業(600332)、東阿阿膠(000423)等中藥企業通過發展種植或養殖基地抵抗原料價格上漲,此外,部分中藥企業掌控著特色產品的價格話語權。國元證券一位研究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醫療器械受通脹影響最小,中藥受降價政策調控力度小于化學原料藥。
日前,維生素A和維生素E價格的回升引起市場關注。有業內人士同時指出,四川蜀中制藥涉嫌質量造假被曝出后,“唯低價是取”的基藥招標政策已走到盡頭。招商證券研究認為,盡管存在政府調控藥品價格的不利因素,但社會老齡化致使患病率提升,全面醫保釋放看病需求的趨勢未改變,加之產品創新帶來高價值替代效應,醫藥行業未來5年復合增速有望超20%。德邦證券表示,A股將進入半年報披露期,從板塊的投資建議角度看,看好中藥飲品和醫療器械、醫藥服務板塊。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