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24 0:00:00 來源:
未知
據最新消息顯示,我國的《生物醫藥發展“十二五”規劃》預計將于近期正式公布。據悉,此次規劃將會在產業發展方向和財政支持上給予更明確的扶持。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許玲妮指出,由于生物制藥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等特點,我國的生物醫藥行業存在研發能力薄弱、技術水平落后、項目重復建設情況嚴重、企業規模小、設備落后等問題,發展速度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對較緩。預計未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速度將會加快。
許玲妮指出,我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生物醫藥,目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例如,治療用粘質沙雷氏菌菌苗、外用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外用凍干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口服重組B亞單位菌體霍亂菌苗等生物藥品均已取得了生產批準文號。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由于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相關企業的資金來源不足,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不夠,目前我國生物藥品的創新藥比例偏低,每年審批的藥品數量大都是改劑型和仿制藥,相關企業和產品的綜合競爭能力都比較弱。
而國外發達國家的生物技術創新和專利則比較多,其相關生物醫藥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較強。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生物技術專利主要來自于美國、歐洲和日本。其中,美國生物技術專利的全球占比大約為59%;歐洲大約為19%;日本大約為17%。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會從政策和資金等方面對國內生物醫藥行業進行扶持,未來我國生物醫藥的新藥研發創新力度將會增強。這對國內生物制藥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十分有利,有助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對國內相關上市企業也是一大利好.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