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24 0:00:00 來源:
未知
今后,醫藥流通行業將向更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規劃的核心思想是鼓勵和引導大型流通企業走規模化、集約化和國際化經營之路,形成以全國性、區域性骨干企業為主體的遍及城鄉的藥品流通體系,通過全國性和區域性的藥品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的建立,形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藥品流通樞紐。
要實現上述宏偉目標,以全國性網絡布局為重點的大商業、以區域性做深做專為重點的區域龍頭商業將成為主導,小商業無緣“獨跑”。規劃進一步明確在未來5年,通過收購、合并、托管、參股和控股等多種方式使大型企業更大更強,“形成1~3家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全國性大型醫藥商業集團,20家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總額85%以上。”全國性流通企業和區域龍頭無疑將成為領跑者。
“小將”被并購增速
自新醫改頒布實施以來,流通業的并購此起彼伏,大企業對于優勢資源的并購競爭愈演愈烈。規劃進一步從行業發展的角度明確了兼并重組的方向,在政策引導下,中小流通企業通過市場化途徑并入大企業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從財務狀況分析,目前中小商業的日子遠比大企業滋潤,中小企業一般不愿意被收購和兼并,但新醫改掀起的收購浪潮,使得大中小企業都在審視自身的價值。“先知先覺者”已經按照“資金+網絡+企業品牌=新合作方式”的模式操作,但有更多的企業仍在巨變面前徘徊。規劃明確了中小企業今后發展要么被并購,要么自身發展,要么退出市場,挑戰前所未有。有收購實力的大企業數量有限,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可以搭上兼并重組這條快船。由于規劃“支持專業化和有特色的中小藥品流通企業做精做專,滿足多層次市場需求。引導中小藥品流通企業采用聯購分銷、共同配送等方式,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組織化程度”,因此,向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是中小企業的另一條突圍路徑。
連鎖成零售業主導
在零售領域,規劃提出“未來5年中,藥品零售連鎖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60%以上;連鎖藥店占全部零售門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改變目前藥品零售業的結構,尤其是對于零售單店影響巨大,其中又以個體藥店占比最高,這些單店大多只有被大連鎖收購或加盟大連鎖統一管理才能持續發展。
藥店資源是巨大的社會資源,規劃也提出了包括醫藥分業、充分發揮現有社會資源、防止資源浪費方面的諸多措施,如連鎖藥店積極承接醫療機構藥房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批零一體化經營、藥品零售企業開展藥妝、保健品、醫療器械銷售和健康服務等多元化經營,滿足群眾自我藥療等多方面需求、經營規范的零售連鎖企業發展網上藥店等。
現代化為流通業標志
規劃將流通行業向現代醫藥物流發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今后商業企業不再是“幾個人、幾個品種、一個庫房甚至沒有庫房”就可以運營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醫藥物流。
要實現現代醫藥物流,信息化是第一步。目前國內大企業已經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為構建全國藥品數據平臺、電子監管信息平臺奠定了基礎。只有在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實現信息化,才能保障藥品信息的全過程可以溯源,引導產業發展。
科技手段的使用是現代物流的第二步。無線射頻(RFID)、衛星定位(GPS)、無線通訊、溫度傳感等物聯網技術,可大大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物流向上游生產企業和下游醫療機構、藥店終端的延伸,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將成為流通企業的一個發展方向。
引進來并走出去
“引進來”的工作早在若干年前就已開始,但由于“水土”問題,引入流通業的發展并不及生產企業順利。實踐證明,引進來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養大。通過“引進來”,既可以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和營銷方式,也可以通過多元化投資改善競爭結構。
與此同時,流通企業“走出去”也許尚需時日。目前藥品流通企業在國內的布局還沒有完成,具備的物流能力也不夠強大,物流技術和應用有待提高,企業的管理體系有待創新和完善。通過在國外新建、收購、境外上市等方式“走出去”容易,但是到境外開展業務,參與國際藥品采購和營銷網絡建設,參與國際競爭則任重道遠。
《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下稱“規劃”)是我國醫藥流通行業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它的正式頒布不僅勾勒出未來5年的行業格局,并且將“十六個提高”作為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包括提高行業集中度、流通效率;藥品流通物流技術水平、現代流通模式(現代醫藥物流、網上藥店以及第三方醫藥物流)的比重、流通環節藥品質量管理水平、提升中小流通企業的組織化程度、行業準入標準;偏遠地區的藥品可及率、農村和偏遠地區藥品供應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社會零售藥店在藥品終端市場上的銷售比重、連鎖藥店占全部零售門店的比重、藥學服務水平、電子商務應用水平、行業自律和信用水平、對外資的使用質量和水平、協會和中介組織對企業的服務引導等,標志著流通新時代的到來。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