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7/15 0:00:00 來源:
未知
近年來,我國中藥企業積極探索走出去的道路,從傳統市場到歐美市場,從邊緣食品到躋身藥品,從產品輸出到文化傳播,加速著中藥走向世界的步伐。然而,由于面臨著文化差異、技術法規、人為排擠、劣藥沖擊等重重障礙,中藥產業走出國門步履維艱。業內人士強烈呼吁,應由國家整體包裝營銷推廣中藥,主動自建世界標準,并積極輸出傳播中醫藥文化,從而盡快改變中藥企業在海外市場散兵游俑、勢單力薄的被動局面。
藥企試水國際掘金 市場顯示三大信號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國力強盛及全球對健康保健的日益重視,中藥在世界上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我國部分中藥企業積極探索,主動出擊,進軍國際市場,顯現出幾大積極信號。
一是從傳統市場向歐美市場挺進。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該公司一年的海外銷售收入占全國中成藥制劑出口的1/3,如今天士力不僅挺進了海外20多個國家,還正在謀劃在南非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而且更讓人振奮的是,該公司生產的治療心血管病的復方丹參滴丸正在通過美國FDA二期認證。
二是從邊緣食品向躋身藥品跨越。廣州奇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華佗再造丸對治療中風后遺癥有顯著療效,該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就著手高起點地開拓海外市場,堅持力爭以藥品的合法身份進入海外市場,1999年進軍俄羅斯,獲得藥品永久性注冊身份。到目前為止,該單一品種藥品已為奇星藥業帶來3億元的銷售額,撐起了企業1/10的收入來源。
三是從產品輸出向文化傳播推進。近年來,中藥企業走出去已不再局限于單一藥品出口,而是更加注重由產品-渠道-生產-研發-文化鏈式輸出。北京同仁堂集團連續5年蟬聯中成藥出口全國第一,它走出去遵循的就是這條路徑。如今,同仁堂正致力于將中醫藥文化輸出去,他們在海外門店推廣醫生坐診的模式,在國外城市社區進行養生講座,并與孔子學院進行合作。
藥企海外散兵作戰 出口面臨四大障礙
調研發現,雖然中藥出口實現了諸多可喜的突破,但整體仍是散兵作戰、勢單力薄的狀態,面臨著重重障礙。
首先是文化差異的障礙。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院長賴小平指出,中西方文化差異是中藥走出去最大的障礙,如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復合配方,西醫則注重定向鎖定、集中治療;西藥注重量化研究,中藥則不能清晰地說明組分構成等。這些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中藥文化很難得到理解和應用,中藥在海外長期徘徊在邊緣狀態,難以進入主流市場。
其次是技術法規的障礙。中藥成分復雜,不像西藥容易鑒定,國外對中藥的進口都有嚴格的質檢標準,有的甚至近乎苛刻,很多國家對中藥成分有很多禁忌,各種技術法規層出不窮,往往成為我國中藥出口的盲區。據統計,2010年中國對歐盟中成藥出口金額為1252.38萬美元,同比增長僅為15%,遠低于前幾年中國對歐盟中成藥出口額年均25%的增長幅度。另外,近年來,國際上對重金屬和農藥殘留等要求愈加嚴格,也對中藥出口造成了較大障礙。
第三是人為排擠的障礙。部分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激烈競爭阻礙中藥出口。由于歷史傳統,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和中國臺灣、香港地區也是較大的傳統醫藥市場,他們憑借科技和資金的優勢,積極開發中成藥,搶占國際市場。而一旦我國大陸出口中藥在某個市場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時,他們會成為人為排擠中藥的很大阻力。
第四是劣藥沖擊的障礙。近年來,一些假冒偽劣的“山寨中藥”蒙混出口,不僅質量低下,而且價格低廉,“蘿卜干被賣成人參”,極大損害了中藥形象,也影響了國家的海外形象。天津天士力國際營銷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標指出,中藥出口實行“落地式管理”,導致部分中藥出口質量無人把關,出口質量良莠不齊,不僅擠占了合格中藥的市場,而且還損壞了中藥名譽。如尼日利亞當地政府就強烈反映,因為實行落地式管理,許多劣質中藥也涌了進來,可當地也沒有完善的中藥檢測機構,無法鑒別管理?!拔覈诔隹跁r,在源頭上把好質量關?!贝鳂苏f。
推行國家營銷戰略 打造中華國粹名片
國家公關營銷,發力海外推介。業內人士呼吁,中藥出口應上升為國家戰略,借助國家整體力量大力向海外推介中藥。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德勤建議,我國政府營銷中藥應學習韓國經驗,為把高麗參推廣到中國,韓國商務部帶隊進行談判。我國應與中藥出口國建立對話協商的溝通機制,形成雙邊信息傳遞渠道,發生貿易摩擦時國家出面進行危機公關,甚至國家領導人可帶一些中藥名師、名企、名藥出訪,由國家力量來強力推廣中藥。
聯合技術研發,中外技術接軌。賴小平認為,中藥要堅實地走出國門,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在傳承中創新,提高技術含量,用高科技手段改造現有中藥產品的生產工藝和品種,以符合國外醫藥法規的要求??赏ㄟ^聯合技術開發,利用和吸收國外對中藥化學、藥理等方面的基礎研究成果,提升我國中藥產業的總體水平,從而擴大中藥產品在歐美發達國家的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
主動抱團出擊,自建世界標準。廣州奇星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光亮認為,中藥自建世界標準是擺脫目前中藥困境的重要出路。“我們總是按照西方國家標準來研發生產,但中西方文化和中醫藥理論體系差異較大,這種適應很難使中藥贏得主動地位。國家應組織專業權威人士研究制定中藥的世界標準,保留中藥的完整精髓,讓世界來接受中藥體系和標準?!?/P>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認為,企業應主動改變散兵游俑的狀態,抱團出擊。天士力集團在此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他們利用企業多年來開拓海外市場的經驗,組織業內出口企業,搭建了一個行業出口聯盟,扶持其他優秀企業優勢品種少走彎路走出國門。
銷售教育并重,中西文化對接。業內人士共同建議,中藥走出去,文化要先行。應積極將中藥店鋪、中醫診所、教育培訓機構開到海外,要實現從中藥出口到文化傳播的延伸,讓中藥國粹文化在異國固化下來,中醫藥才能在海外生根發芽。(陳冀 葉建平 李忠將 吉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