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7/27 0:00:00 來源:
未知
美國每635人有一個醫生,中國是每7000人一個。即便如此,醫院的醫生還在不斷流失。據上海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怡安公司預測,今后5年將有多達1.4萬名中國醫生加入外國制藥公司。拜耳醫藥保健中國區總經理克利斯·李說,在中國,制藥公司樂意吸納醫生,原因是他們擁有醫學知識。“而在大多數國家里,獲得系統培訓的醫生轉行做醫藥代表是極其罕見的?!?
外企當然不是傻瓜,他們開出大價錢,挖走的幾乎都是最優秀的醫療人才,不夠優秀的他們根本不要。據了解,名校碩士畢業,或者主治級別職稱、綜合素質強的醫生往往是最搶手的。對很多優秀的醫學生而言,去外企做醫藥代表也越來越被視為一條好的出路。因為醫生的培養成本在不斷攀高,除了至少要經過5年醫學院校的學習,畢業生們還得花3年的時間接受醫師規范化培訓,才能真正成為一名被允許獨立執業的醫生,但他們大多數的起薪普遍在2000元~3000元。花8年的時間,至少支付10多萬元的學習成本,最后領到的是與藍領工人一樣的低薪水,他們不倒在外企們的“糖衣炮彈”下,那才是怪事。
在很多發達國家,醫生培養成本一樣高昂,甚至比我們更為高昂。醫生們同樣要面對高強度與高風險的執業環境,但為什么卻很少出現醫生轉行做醫藥代表?一方面醫生們的勞動價值得到社會承認,高投入會獲得高收入,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受人尊敬;另一方面是非經濟的因素。在國外,很多知名的醫學院校擁有招生自主權。在招收醫學生時,除了學業成績,他們還會根據考生的個人數據(自傳、面試、小區服務紀錄)來評估他們是否適合學醫,是否具備從醫的興趣與職業信仰?這有可能是很多醫生堅定行醫,不愿意輕易改行的另一個原因。
越來越多的醫生流入外企可能加劇“看病難”?!半y”不僅體現在一般醫生數量上的不足,而且指缺乏技術好的醫生。有業內人士認為,問題可能出在以往對醫生的執業限制得太死,醫生不能像律師一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職業者,他們的勞動價值被人為壓抑,得不到體現,失去了發展空間及獲得高收入的可能。如果上述問題得不到解決,醫院將失去越來越多的優秀醫生,越來越多生病的人將為找一位好醫生而頭疼。
相關鏈接
美媒:中國醫生改行做醫藥代表令人憂心
美國《新聞周刊》7月10日刊文指出,中國很多新從業醫生由于月薪太低,紛紛改行去做能獲得更高報酬的醫藥銷售代表。文章指出,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中國欲增加農村醫療人員的努力。
這篇題為《月薪300美元的中國醫生紛紛投奔醫藥公司》的文章以一位名叫毛蒙佳(音)的醫學畢業生為例說,他在2005年從大連一家醫學院畢業后先進了一家醫院,但后來又放棄了醫生職業,原因是做醫藥銷售代表能夠掙到更多的錢。自從毛從醫院辭職改做一家跨國制藥公司的銷售代表后,他的月收入提高了2倍。
毛說:“新從業的醫生待遇非常低,幾乎都不夠生存所用。”據他介紹,新從業醫生月薪一般有2000元~3000元人民幣,但在大連租一套一室的公寓每月都要2000元~2500元。他們一般要三四個新從業醫生合租,才能分擔得了這個費用。他同班的30人中現在有9人都在做醫藥代表。
文章說,中國政府近年來想在農村和偏遠地區增加醫務人員,改善那里的醫療資源稀缺問題,但上述人員的職業轉變正對這些地區的醫生供求起到限制性的作用。
文章援引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院長石應康的話說:“在縣城和小城市的大部分基層醫院中,都有很大的醫生資源缺口,而那里也是最難吸引醫生過去的地方?!笔硎荆膶W生畢業后有半數都拒絕去地方醫院工作,他們紛紛希望找到外企待遇更高的工作,或者去當醫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