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8/26 0:00:00 來源:
未知
大量賄金被上交、大醫院
科室主任自殺、醫院高管被抓……
浙江省衛生系統反商業賄賂行動風暴未止,8月25日,浙江省醫藥回扣專項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會議通報了“依達拉奉”案偵破的進展,并部署了下一步的反賄工作。但據記者了解,會議并未披露涉案金額等信息,也沒有宣布任何刑事處理結果。
“等于是就前期的工作向大家作個交代。”參加了會議的杭州市某區衛生局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整治醫藥商業回扣已經影響到醫院的日常診療,據說有些醫生在可以合理使用“依達拉奉”注射液的情況下也不敢開這個藥了。
“依達拉奉”的經銷商、杭州海疆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也已于3個月前搬離了其注冊以后一直租用的杭州市中心某寫字樓。記者查詢本地114時被告知,該公司要求保密現在的地址和電話。
治理醫藥回扣是衛生部一項全國范圍的常年性行動,為何此次賄案集中在浙江省爆發?鄰省江蘇省醫院協會一位人士分析稱,一來浙江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向來是醫藥代表必爭之地,另一方面這和政府治理的決心也有關。
然而,運動式的治理能否杜絕醫藥商業賄賂?在遠低于成本的醫療服務定價體系下,醫務人員如何兌現其人力資本價值?
敞開的行賄通道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行政辦公區設在二號樓六樓。出了電梯就可以看到一塊醒目的牌子“醫藥代表請勿入內”。但過去發生的事實表明,醫藥代表在這家醫院里暢通無阻。
“沒有人傻到會直接去敲院長辦公室的門。”杭州市某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楊建(化名)告訴記者,醫藥代表一般都是在醫護人員值夜班或門診午休人少時出現,或者直接把醫生約出去面談。
根據衛生部的有關規定,不同職稱的醫師有不同的用藥權限,醫藥代表們就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一般來說,門診用藥需要“搞定”所有的出診醫生,住院病人用量大的藥就要有重點地拿下帶組醫生,還有些藥還必須攻關到院領導層面。
在回扣的尺度上,業內也早都有不成文的規矩。比如國產藥的回扣比較高,中成藥的回扣也普遍較高。國內某藥企人士分析,這可能與上述藥品較多“單獨定價”有關。
一種藥成功地打入某醫院后,醫藥代表們就必須收集用藥量信息也就是“統方”。據楊建透露,經驗豐富的醫藥代表還會指導醫院的工作人員小心行事,盡量不留下證據。業內人士稱,某醫院信息科的人員一度使用短信與醫藥代表溝通,隨即被醫藥代表強力制止。
如此操作,需要醫藥代表對醫院內部的人員情況了如指掌。今年2月,杭州海疆公司經銷“依達拉奉”的業務員在主動提供賄賂線索時,就提供了多家醫院詳細的科室人員名單??偛吭诿绹哪晨鐕幤篑v長三角的人士告訴記者,藥品銷售包干制是業內通行的做法,每個人專門跑幾家固定的醫院,務求跑熟摸透。
對此楊建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沒有醫院內部人士的呼應,醫藥代表不可能這么得心應手。
當被問及他本人是否接觸過“依達拉奉”的醫藥代表時,楊建沉默片刻說,“不要挖得太深”。
扭曲的“激勵”機制
楊建很坦率地告訴記者,醫藥商業賄賂屢禁不止,和處罰力度太弱也有很大關系。比如杭州市衛生局,每個季度都會檢查抗生素超量使用的問題,但罰款額不大,有的醫院還采取科室人員均攤的方式來認罰。
據楊建透露,在“依達拉奉”案中被牽扯出的某省級三甲醫院主任,在近兩年中僅靠這一種藥就斂財30萬,被查處后只是交出了30%。和豐厚的回扣相比,這點處罰難以發揮作用。
“政府下不了狠手?!鼻笆鼋K省醫院協會的人士說,財政投入嚴重不足,醫療服務收費也長期入不敷出,而基建、設備投入又給醫院經營造成極大壓力。他自述曾無言面對一位省屬三甲醫院院長的反問——藥不養醫,誰來養醫?
楊建向記者出示了自己今年7月份的工資單,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各種津貼扣除“四金”后,實發工資在1500元左右。他告訴記者,每個月還有幾千元獎金,綜合起來一年收入在7萬元左右。
“獎金從哪里來?”楊建毫不諱言,這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但在醫院內部,年輕醫師在收入分配上也處于劣勢。治療方案和用藥的決定權往往都在科主任或高年資醫師手里,他們拿到的回扣也最多。有些醫藥代表并不和每個醫生分別結算,而是和科室算總賬,具體的分配則由科室主任說了算。
“有時候領導獨占了回扣,但處罰的時候倒要大家承擔?!睏罱ū硎?,雖然醫務人員最后拿到手的收入還過得去,但無可否認醫院內外部都出現了嚴重的激勵扭曲。
到目前為止,新醫改方案仍然沒有破解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