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9/9 0:00:00 來源:
未知
美國FDA安全信息與不良事件通報系統MedWatch通報,FDA再次更改TNF(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標簽,此次黑框警告增加了兩個治病病菌——軍團菌和李斯特菌病的感染風險警示。
TNF抑制劑用于治療免疫系統疾病。目前,美國上市的TNF抑制劑包括:Remicade(infliximab/英夫利西單抗)、Enbrel(etancercept/依那西普)、Humira(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Cimzia(certolizumab pegol)和Simponi(golimumab)。
其中,Remicade經批準用于治療兒童克羅恩病,Enbrel和Humira被批準用于治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Cimzia(2008年上市)和Simponi(2009年上市)未批準用于兒童。
據了解,上述藥物中主要生產者為雅培制藥廠的Humira、強生制藥廠的Remicade和阿目金公司的Enbrel。
而此次增加的軍團菌現已發現了超過30種,至少19種是人類肺炎的病原,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有時可以致命的肺炎。
李斯特菌普遍存在,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但是中毒嚴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腦組織感染,感染后主要表現為敗血癥、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很多國家都已經采取措施來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應的
標準。
FDA相關報告顯示,腫瘤患者在接受TNF抑制劑治療時,由于細菌、分枝桿菌、真菌、病毒、寄生蟲和其它致病菌的嚴重感染的風險增加,可能會導致死亡。
事實上,這已經是FDA第二次警告TNF抑制劑了。2008年FDA首次警告TNF抑制劑與
兒童和青少年癌癥風險增加有關,并于2009年在所述藥物的說明書中加入該警告。
年輕人患肝脾T細胞淋巴瘤(HSTCL)的警告現已列入英夫利昔單抗和阿達木單抗的說明書中,此項警告也將在硫唑嘌呤和巰嘌呤的說明書中予以更新。
TNF抑制劑因為在其他國家也出現了類似的副作用而遭遇警告。2010年初,澳大利亞醫療產品局(TGA)在《澳大利亞
不良反應公告》中發布TNF抑制劑可能誘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信息。
國家藥監局在《藥物警戒快訊2010年第2期(總第79期)》中報告了風險信息。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國內有TNF抑制劑生產資質的
企業僅有兩家,上海中信國健藥業的“益賽普”2005年研發上市,另外一家為上海賽金生物
醫藥有限公司。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