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9/16 0:00:00 來源:
未知
江蘇省泰州市與中央企業合作的12個項目日前簽約,投資總額162億元的太陽能電池、船舶產業園、小型高速柴油機等項目為該市現代產業加速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泰州市委書記張雷表示,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泰州市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構建包括傳統優勢產業裝備制造業,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興產業和多個新興產品集群的現代產業發展版圖,實現開放型經濟和創新型經濟相融并進。
泰州是長三角北翼中心城市,具有扎實的產業基礎和良好的發展環境,機電(船舶)等傳統優勢產業已突破2000億元規模,叉車、起重機、柴油機、減速機、石油鉆桿、電機等100多個全國“單打冠軍”產品享譽國內外,有力助推該市工業經濟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不斷超越。
近年來,該市著力調結構、抓創新、促轉型,在項目、科技、人才等關鍵環節下功夫,鼓勵企業高位嫁接、高起點引進、產學研合作,大力實施傳統優勢產業升級計劃和規模企業培植計劃,加速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拉長產業鏈的同時向新興產業領域拓展。泰州是全國第二大造船基地。新時代造船、新揚子造船、東方重工、揚子江船業、口岸船舶、三福船舶等一批規模造船企業發展迅猛,安泰動力、格菱鍋爐、亞星錨鏈等一批配套企業加速集聚,泰州已形成船舶“設計建造—遠洋運輸—修理”完整產業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連續多年位居全省首位,年產能超過1500萬載重噸。
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是泰州具優勢的三大新興產業,也是該市開放型經濟和創新型經濟發展的結合體,區域發展中搶占先機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該市已形成中國醫藥城、出口加工區、新能源產業園、沿江產業帶、里下河經濟板塊為輻射帶動的“一城一區一園一帶一塊”產業發展空間格局。中國醫藥城已成為引領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承載國際醫藥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集聚有美國康奈爾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和醫藥研發機構50多家,400多項“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醫藥創新成果落地申報。
對于新能源產業,泰州先發優勢明顯。新能源產業涉及光伏電站、高能電池、風電零部件和核電配套等領域,泰州優先發展的以海陵(中盛光電)、姜堰(雙登集團)以及靖江(風電核電)等園區為載體的新能源產業已具備比較優勢,一條集發電、儲能、送電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加速拉長。
在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產業加速發展的同時,泰州涌現出一批處于行業“第一”或“惟一”的新興產品集群。在泰州選擇性培育和重點突破之下,這些新興產品集群如雨后春筍茁壯成長,成為有發展潛力和空間的現代產業“后備梯隊”。
如今,泰州規模較大、層次較高、特色鮮明的新興產業集群已達15個,呈現“星火燎原”發展態勢。泰興的減速機產品連續多年產量穩居全國第一,興化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鋼簾線生產基地,興化戴南的不銹鋼產品占國內總產量20%左右,姜堰曙光工業園躋身全國三大石油鉆采設備制造基地。
泰州的新材料、智能電網、新型節能環保設備、電工電氣等新興產品集群也都瞄準國際國內最高水平,加快產業化步伐。新材料產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管,填補國際空白,被科技部列為國家重大應用技術成果推廣項目;自主研發的1000KV高壓絕緣紙板及成型件成套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滿足了國內特高壓重大裝備對關鍵絕緣材料的需求。
泰州市市長徐郭平說,到2015年,泰州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這三大新興產業將分別達到千億元級規模,新材料、智能電網、新型節能環保設備等新興產品集群總量達到千億元級規模,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兩番以上,達到4500億元左右.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