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9/21 0:00:00 來源:
未知
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草枯葉落、花木凋零,人也很容易觸景生情,往往會出現凄涼、憂郁、悲秋等傷感情緒,因此在秋季要特別注意心理養生。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來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寫林黛玉喝了兩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時天就變了,淅淅瀝瀝下起雨來。秋霖脈脈,陰晴不定,那天漸漸的黃昏,且陰的沉黑,兼著那雨滴竹梢,更覺凄涼”,不覺心有所感,亦不禁發于章句,遂成《秋窗風雨夕》,頭四句為: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霜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這詩用現代語言可譯為:秋天的花朵暗淡失色,秋天的草兒萎縮枯黃,秋天的燈光微弱昏暗,秋天的夜晚多么漫長;秋天的窗前一片蕭瑟,已經使人感到無比寂寞,那能受得了凄風苦雨增添的凄涼。 過去,人們總認為悲秋是萬物凋零,使人觸景生情,引起垂暮、憂愁之感。于是“悲秋”也就很自然地成為古詩人抒情詠唱的一大基調,由此更加深了人們悲秋的觀念。而今,科學發達了,特別是腦科學的發達,揭示人腦的深部有一個內分泌腺叫“松果體”,它對陽光非常敏感,通過神經纖維與眼睛相聯系。夏季,強烈的陽光抑制了松果體的功能,使松果體激素分泌減少。立秋以后,北半球白天漸短,尤其在陰雨時節,天色暗淡,松果體開始分泌大量的松果體激素。
松果體激素能調節其他激素的分泌,重點是能抑制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眾所周知,甲狀腺素能增強新陳代謝,促進機體發育,缺乏甲狀腺素則食欲不振、反應遲鈍。腎上腺素能促進心跳、升高血壓、增加心輸出量,升高血糖。這兩種激素皆有助于思維活動的增強,使人精神振奮。若這兩種激素在血中的濃度降低,就使大腦細胞的功能活動降低,抑制過程增強。于是,人就變得無精打采,善感之人更會愁腸滿腹。
明乎此,我們認識了“悲秋”的主客觀因素與客觀原因,更要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在秋季這一季節自然交替的過渡階段,不讓不良情緒影響身體健康。(朱聞慧)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