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9/21 0:00:00 來源:
未知
“為什么我天天刷牙還會有牙病?”這幾乎是大眾最多的疑問。9月20日是我國第二十三個全國愛牙日,北大口腔醫院預防科主任王偉健教授為大眾上了一堂生動的口腔衛生課,許多疑問也迎刃而解。
小牙齒容易產生大問題
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66%的兒童有齲齒,80%以上的青少年和90%以上的成年人有牙周問題,如牙結石、牙齦炎等。專家指出,牙病不僅可能導致“人未老,牙先掉”“吃嘛嘛不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對全身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據專家介紹,人的口腔內有幾種細菌,在牙齒表面形成細菌斑塊,它們會在牙床繁殖,導致牙齦炎、牙周炎等牙周病的發生。牙周病不僅是成年人掉牙的最主要原因,還有可能影響心臟、肺、腎臟等重要臟器的功能,牙周炎患者發生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病的概率遠遠高于牙周健康人群。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實際上,牙疼的確是口腔疾病,而且亟須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
愛護牙齒不必因噎廢食
王偉健告訴大家,“老掉牙”并非每個人必然經受的生理現象,真正健康的牙齒能夠和壽命一樣長。其訣竅就在于養成良好的護齒習慣,打好“護齒組合拳”。
有人覺得現在齲齒等牙病多發是因為食用甜食或者碳酸飲料的原因。王偉健指出,任何一種含酸較高的飲料,如果經常飲用或在口中停留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導致牙齒腐蝕。含酸較高的飲料包括橙汁、蘋果汁、葡萄汁以及汽水。但是,唾液能夠對酸進行稀釋,減輕對牙齒琺瑯質的影響。唾液中還含有鈣、磷和氟,可以補充琺瑯質的礦物質流失。氟還可以幫助牙齒抵御食物或飲料中酸的腐蝕。此外,飲料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只要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不必太過敏感、因噎廢食。
愛牙護齒應打“組合拳”
“為什么我督促孩子天天刷牙,他還會有牙病?”很多現場聽眾和網友都提出同樣的問題。王偉健指出,刷牙僅是護齒最基礎的一步,要想牙齒健康,需要打“組合拳”:早晚刷牙+餐后漱口+早診早治。
早晚刷牙“121”——護齒基礎“套餐”,即一根牙刷,一管牙膏,一天刷兩次牙。需要提醒的是,應選軟毛小刷頭的牙刷,含氟牙膏,每次刷牙時間2分鐘左右。刷牙起點應從牙齦邊緣開始。口腔的外側面、內側面以及咀嚼面都要認真刷到,橫刷豎刷聯合進行。刷牙雖然簡單,但仍舊有一些常見問題,比如刷牙時間太短、刷得不夠仔細,以及刷牙太過用力等,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餐后漱口——牙線、漱口水幫大忙。時間是齲齒發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口腔細菌與可發酵碳水化合物接觸的時間越短,產生酸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餐后減少食物殘渣在口腔中的停留時間能夠有效減少對牙齒的損害,尤其牙齒間縫隙中的食物殘留,可以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來清潔口腔。一些添加抗菌消炎物質的漱口水,也有一定的輔助控制牙菌斑的作用。
定期口腔檢查,及早診斷和治療口腔疾病。齲齒的發生和進展緩慢,早期沒有癥狀不易察覺,出現癥狀已到了中晚期,治療起來復雜,患者遭受的痛苦大,花費多,治療效果也不如早期治療好。因此,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需要定期到醫療機構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對口腔疾病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提倡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此外,不要恐懼洗牙,第一次的不適感會隨著洗牙次數的增加而減輕。
王偉健提醒家長,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將使其受益終生,同時要改正不良“惡習”,如咬鉛筆、啃指甲、單側咀嚼等。不要嘗試用牙齒咬核桃殼等堅果,以及用牙齒開啤酒瓶等。
王偉健介紹,愛牙護齒,應當抓住最重要的“主要矛盾”。只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均衡地攝入各種營養,牙齒完全可以健康地伴隨我們終生。(楊進欣)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