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華 女,回族,1933年生,北京人。曾任北京崇文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中國針灸學會北京分會顧問,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部學術顧問,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金伯華從事中醫、針灸醫療工作近60年,對針灸、中醫藥治療類風濕、冠心病、面癱、中風后遺癥、小兒神經根炎、腦癱、婦科疾患、亞健康、減肥等有獨到之術。并對單穴、手針治痛都有深入研究。
著名針灸學家金伯華教授近80高齡,但她說話利落,動作麻利,身上透著豁達、灑脫的陽剛之氣,而言談舉止又體現出五六十年代知識分子特有的優雅氣度。其良好的體力足以應對每周3次針灸門診,并參加一些講座和社會活動,要知道,扎針不僅需要指力,更需要體力。金老告訴記者,要說自己的養生經驗,就是注重經脈氣血的暢通。
經絡常通 健康無病
經絡看不見,摸不著,西方用多種手段對其實質研究也沒有定論,但在中醫治病養生中卻非常重要。經絡包括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遍布全身,內連臟腑,外絡四肢百骸、皮毛孔竅,溝通內外,貫穿上下。但經絡不是靜止的,它既然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就要使之暢通,這樣才能維護臟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經絡阻滯不暢,輕則不適,重則疾病。
古人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內經》曰:“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故中醫治病,無論是針灸還是湯藥,總以人體經絡的暢通和氣機的條達為前提,所謂“用針之道氣至為要;灸者溫通經絡,驅散邪氣;砭者之意,以調血絡風痹;湯藥調理,以入經為妙”。
要保持經絡氣血的暢通,金伯華經驗有二:一是心情舒暢,二是每天練功前循經拍打,使身體安然無恙。
調節情緒暢氣機
“疾病多從氣滯而生,七情致病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人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得志不舒暢的情況常有,但主要還是悲思發怒為多。”那么怎樣才能把情緒調整好呢?“做事要寬宏大量,不去計較,多為別人想想。此外,不要有太多貪欲,少生悶氣。”金伯華說。
出身貧苦的金伯華16歲(即1949年)考入華北軍政大學,1951年隨部隊入朝鮮,以戰地醫生身份參加了三年抗美援朝戰爭,這些經歷培養了她十分要強向上的性格。
1964 年,由于金伯華性格活躍,精力充沛,組織能力和業務能力都很強,崇文區中醫院向北京市中醫院借調金伯華三個月幫助開展工作,她很快將針灸科發展得有聲有色,不僅各種器具齊全,患者人數也猛增,可醫院再也不讓金伯華回去了。金老當時心里還想不通,但自己是黨員,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是命令就要服從!這一留就是三十年啊!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在此分科不細,金老作為一個全科醫生,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患者,使得她治療病種非常廣泛。
作為醫生,最大的快樂就是良好的療效,把病人的病治好了,那種安慰不是金錢所能代替的!這也是金老調整情緒的重要方式。她常對學生們講: “看病要真正地用心,不僅僅是對病人熱情周到,而是把病情診斷明白了才能選穴下針。不能腿疼了就在腿上扎一針,腰疼了就在后腰扎一下,要有高度的責任心!”
金老還一直懷著感恩的心態來對待生活,“我能有機會學習、有技術、有工作,包括老有所養,都是黨和國家培養的結果。”金老不僅對生活很滿足,還很愛國。金老開發的治療類風濕中藥“追風速”效果很好,但因審批和生產的巨額費用而擱淺。美國朋友勸說并允諾在國外幫助開發生產,再賣給中國患者。金老堅辭不允,“作為黨員,怎么能因我們的技術讓外國人掙中國人的錢呢?”她也常告誡徒弟們,千萬不能為了掙錢而治病,出發點不對,心態也不平和,早晚要出問題的。
循經拍打通經絡
循經拍打可使經絡暢通,氣血暢行,起到防治許多疾病的目的,這也是金老多年實踐的深刻體會。其實針灸用藥也是此意,只不過針對經絡瘀滯嚴重的情況。拍打要按照經脈走行的順序,以使經脈之氣銜接暢通。我們可以四個八拍為節奏,拍打時用力要柔中有剛,力量適度。具體方法如下:
拍打手三陰、手三陽經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以右手自左胸前向手臂內側向手掌手指方向拍打,然后翻轉過來,從手指外側向肩臂外側拍打,如此拍打兩遍。再以同樣的方法、同樣的節奏左手拍打右臂。這樣就把手三陰手三陽經全面拍打。手三陰手三陽經包括肺、心包、心、大腸、小腸、三焦臟腑,如此拍打能通心絡,補心陰,振奮胸陽,宣肺清痰,增加肺活量,促進腸蠕動,通便理氣消腹脹,通達三焦。
拍打足三陰、足三陽經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兩手從雙腿足踝內側向上沿腿內側向上拍打至腹部;然后兩手沿著骶髂關節向下沿腿外側至足外踝方向拍打,然后單腿放在凳子上或踩在高矮適中的臺階上,右手拍左腿前側,左手拍左腿后側。如此拍打兩遍,再以同樣的方法、同樣的節奏拍打右腿。這樣把足三陰足三陽經全面拍打。足三陰足三陽經包括脾、肝、腎、膀胱、膽、胃臟腑,如此拍打能健脾利濕、舒肝利膽、和胃化滯、益腎養陰,通利小便,增強衛氣。
拍打任督二脈和膀胱經背部腧穴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單手握拳自大椎沿脊柱向下慢慢捶打至腰骶,即尾骨處,再從腹下沿正中線向上過胸捶打至咽喉,然后雙手握拳沿脊柱兩旁從上向下捶打,這就把任督二脈和各臟腑在膀胱經的腧穴都捶打了。這樣可調理十二臟腑功能,助陽氣升發,通利三焦,調理陰陽,增強免疫力。
拍打肩頸部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以左手托右肘,用右手拍打大椎,頸部和左側肩背部,再用左手同法拍打頸部、大椎和右側肩背部。然后雙手叉腰,收腹,以順時針轉動腰部兩個八拍,再逆時針轉動腰部兩個八拍,但轉動幅度不宜過大。可促進肩頸和腰部的氣血流通,有助于防治肩周炎、頸椎病。
拍膝 直膝、彎腰,將腳蹬在一個高矮適中的臺階上,左手拍左膝后部,右手拍左膝前部,然后再左手拍左膝外側,右手拍左膝內側。然后以同樣的方法拍右膝。這有利于兩膝的氣血運行,防止或延緩老年性關節退行性病變。
針對曾一度流行的拍膽經保健法,金老強調,拍膽經固然重要,但其只是14經脈之一,其他經脈也要拍打,不能以偏概全。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經絡開通、氣血暢流的感覺,而神清氣爽,心情舒暢,還可防病祛病。動作很簡單,每次只需五分鐘,效用卻很大。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