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是菌群失調
水土不服是旅行中最常見的病癥,兒童、老年人的癥狀要比青壯年嚴重。當一個人從長期生活的環境換到另一個環境,由于氣候、地理條件發生變化,作息、飲食習慣也可能出現變化,這就造成了水土不服。旅行中的人們很容易出現腸道菌群失調、免疫力降低,若此時接觸到有害菌、病毒、寄生蟲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容易發生腹瀉。
實際上,水土不服的實質就是菌群失調,8成的水土不服是由腸致病性細菌引起,引起腸黏膜滲出過多而出現腹瀉。
嚴重水土不服要就醫
水土不服多數反應為拉肚子。一項為期半年的抽樣問卷調查顯示,在旅行過程中腹瀉發病率達到了15%,其中去東南亞等熱帶國家的旅行團的腹瀉發病率高達30%~50%。對一些抵抗力較低或者疏于防范的人群,水土不服會造成很多身體不適:食欲下降、精神疲乏、睡眠不好,甚至腹瀉嘔吐、心慌胸悶、皮膚痛癢、消瘦等。
水土不服的人若只是大便次數輕度增加,就保持清淡飲食,不必太擔心。一般持續1~5天就不治而愈。但如果經常腹瀉,還有腹脹、腸鳴增加以及因腸痙攣而腹絞痛的癥狀,或者發熱且感覺疲乏,就應該提高警惕,最好能尋求醫療幫助。
睡得好可防水土不服
有專家認為,既然水土不服是菌群失調引起的,那么補充足量活性益生菌,對預防水土不服和糾正腸道菌群失調都有幫助。還有不少方法也能防患于未然:
1.旅游前和旅游時要保證睡眠。旅游者由于旅行疲勞、飲食習慣的改變、精神緊張、氣候時差的變化而使身體抗病力低,容易水土不服。因此足夠睡眠能降低水土不服的發生率。
2.注意飲食衛生,尤其是飲用水衛生。不要喝生水和劣質飲料,土特產也不要吃太多。
3.每到一處,應先吃當地的豆腐、青菜,可預防水土不服和腹瀉。
4.嚼西洋參片,可提高身體免疫力。那些體質弱的人,出游時帶一些西洋參片,每天泡水喝或咀嚼,對預防水土不服有一定效用。(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