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醫藥城黨工委加強學習,準確研判國際疫苗產業發展趨勢,迎接疫苗行業即將到來的黃金期作出的一項戰略決策,一舉改變我國疫苗產業零散分布的傳統格局。
泰州市委書記張雷說,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已成為泰州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之源、創新之本和取勝之道。
以學習力提升決策力,增強駕馭全局本領
泰州市委抓住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契機,堅持學習領先、調研開路,為發展尋求理論支撐,增強駕馭全局的本領,以更加開闊的全球視野和更加積極進取的姿態,推動泰州實現由追趕型發展向競爭型發展的全面轉變。
集中開展調查研究,把脈全局、找準定位。圍繞泰州發展戰略定位,市委中心組成員每年集中開展一個月的“大調研”活動。四套班子領導分別擔綱子課題,探尋科學發展的思路、方法和路徑,為破解發展的重點、難點提供對策依據。
通過中心組學習會、領導干部讀書會、工作務虛會等形式,層層開展討論,進行思維碰撞,凝心聚力,形成共識。 2009年,泰州市委正式提出實施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戰略,這也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核心和主體戰略。不久,實施“雙輪驅動”的《意見》和《若干政策》出臺,為更好更快地發展開放型經濟和創新型經濟指明了方向,找準了著力點。
“開放+創新”這一事關泰州長遠發展的戰略決策,正在泰州經濟社會發展中逐步顯現出強大的威力,拉著泰州這輛“大車”在現代化征途上加速疾馳。短短兩年時間內,國家醫藥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和國家船舶出口基地三塊“國”字號招牌相繼“加冕”泰州。
以學習力激發創新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
作為泰州貫徹落實江蘇省委“兩個率先”目標的主陣地,中國醫藥城始終把學習力、創新力作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實現了泰州醫藥產業的成功躍升。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國家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為促進生物醫藥產業跨國界合作,實現互助、互惠和資源共享,在去年舉行的首屆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上,中國醫藥城發起成立了“全球十大名校聯盟”和“全球十大知名生物醫藥園區聯盟”,實現與世界頂尖生物醫藥研發機構和企業的高位嫁接。
這兩個聯盟是中國融入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的紐帶、橋梁,不僅開創了全球生物醫藥園區攜手合作的新篇章,也建立了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機制、新模式,加快聚集海內外創新資源和高端人才,全面推進泰州中國醫藥城建設,促進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快速發展。
不僅如此,中國醫藥城還通過聘請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等30多名業界領軍人物加盟園區人才團隊,使中國醫藥城整體的學習力獲得快速提升,創新力實現質的飛躍。
在醫藥高新區創新發展的引領下,泰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呈現良好態勢,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能源及電子信息等三大新興產業和若干新興產品集群的產業布局日益形成,一直以來存在的工業結構偏重、傳統產業占比偏高、產業鏈偏短的狀況得以轉變,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強大引擎。
以學習力增強凝聚力,提高社會管理水平
學習力催生凝聚力。面對社會管理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嚴峻性,泰州市委堅持把基層黨組織的學習力建設,作為增強凝聚力戰斗力的黨建工程、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以學習型黨組織帶動學習型社會建設,推動全社會達成思想共識,促進共同提高。
五年前,一個開放式市民講堂——“百姓大學堂”,隨著泰州經濟社會發展和加快文化泰州建設應運而生,政府出面邀請名人名家名流在每月一期的大學堂上演講。
與此同時,各鄉鎮、街道、社區黨組織同時建立百姓大學堂分校,在雙休日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經濟發展、歷史文化等舉辦講座,開展黨的新理論新知識教育,為基層黨員干部群眾思想解惑、文化解渴、心理解壓,構筑精神家園。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