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耀武:第二類疫苗市場爭奪戰已升級
中國虎網 2006/3/31 0:00:00 來源:
未知
在談到疫苗時,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北京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唐耀武教授這樣解釋說:"在人類和傳染病的長期斗爭中,人們發現了人體免疫的機理,進而制作出疫苗,并通過接種疫苗來使人產生針對傳染病的特異免疫力。以預防醫學的觀點來說,這是防止人類遭受傳染或感染性疾病的最好方式。例如正是因為有了牛痘和小兒麻痹疫苗,人們通過采取有計劃地接種和嚴密的監測,才消滅了天花,并在局部地區消除了脊髓灰質炎。"
“花冤錢”造就的大市場
在一次流感疫苗推廣會議上,記者曾就可能出現的流感病毒類型以及疫苗的作用等問題請教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教授,他表示,誰也不能完全準確地預測可能爆發的流感病毒類型,因此接種疫苗,雖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群罹患疾病,但并不能確保萬無一失。
不過,希望接種疫苗后便可以一勞永逸,盼望花在疫苗上的錢都是"好鋼使在刀刃上"的觀點,正是中國疫苗市場成長的瓶頸所在。鐘南山進一步解釋說,有些人認為花錢接種了疫苗,卻沒有感染可能致病的病毒,是"花冤錢",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片面的。接種疫苗,將可能發生的傳染病防患于未然,無論對國家還是個人來說,都是極大的好事。有研究表明,僅利用免疫手段預防麻疹的成本效益比就為1∶12,即每投入1元用于疫苗接種,就能為國家和個人節約12元,而患者更是可以避免遭受病痛的折磨。可惜類似的關于疫苗的藥物經濟學研究還比較少。但世界各地多年的經驗表明,投入疫苗接種,從個案來說,有可能是"花冤錢",但從總體來說,應該是非常有用且高效的投資。因此,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應該逐步增加在疫苗上的投入。
唐耀武認為,傳染病具有傳播性極強,容易引起流行的特點,極易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并妨礙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例如對于孩子而言,每天都會和同學、玩伴進行大量的集體活動,一旦有一個孩子感染疾病,其他的孩子就會由于抵抗力弱而受到傳染,嚴重的還會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威脅孩子的生命;對于工作者而言,每天繁忙的工作,極易造成亞健康,為細菌、病毒敞開方便之門,最終拖垮身體、耽誤事業;對于老人,特別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而言,也很容易因傳染病的侵襲而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而且一旦出現傳染病的大流行,國家就不得不花費巨資來治療患者,經濟損失重大。因此,進行疫苗接種,用比較小的投入來預防傳染病會比花費巨資來治療更為明智。從控制主要傳染病的目標出發,我國政府已明確規定計劃免疫項目,要求必須對指定的兒童進行接種而且不收取疫苗費用,對非計劃免疫,目前我國國情還不允許由國家擔負所需接種疫苗費用。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會增加投入,擴大計劃免疫范圍。因此,人們在積極參與國家計劃免疫的同時,在經濟條件許可時,為預防疾病和保護健康,接種一些自費的疫苗,進行"健康投資",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目前,全球疫苗市場都處在一個快速增長期。有數據顯示,全球疫苗市場,過去20年增長了10倍,是處方藥市場增幅的2倍。疫苗工業在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一段衰退后,又以震撼的力量在世界藥物市場重新興起,這是由新的和改良的聯合疫苗技術創新驅動的。這次復興將會繼續下去,疫苗將不只針對傳染病,DNA疫苗、HIV(艾滋病病毒)疫苗、心血管疾病及癌癥疫苗的開發都可能取得突破。目前全球預防性疫苗市場規模超過70億美元,年增長率在9%~11%,預計2006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可能接近100億美元,因此疫苗生產已成為很多制藥企業業務中最有希望的領域。目前,全球約有20家企業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疫苗生產商,但實際上,四家跨國企業壟斷了全球85%的疫苗市場,它們分別是葛蘭素史克、安萬特、默克和惠氏制藥公司。
目前我國疫苗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依照政府規定受種的疫苗。此類疫苗包括乙肝、卡介苗、麻疹、百白破(全細胞)和脊髓灰質炎疫苗,由國家定點生產,財政統一撥款,集中招標采購;第二類是指由公民自費并且自愿受種的其他疫苗,就是所謂有價疫苗,如甲肝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這類疫苗市場是各企業爭奪的焦點。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我國有價疫苗市場規模達到30億元人民幣,并以15%的年增長率急速增長。
新條例引發新競爭
我國早期的疫苗市場主要由衛生部直屬的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長春、成都、蘭州、上海、武漢)研制。20世紀90年代以前,疫苗市場對國外公司和國內其他研制單位,都有較高的行政壁壘。在此階段,中國本土企業,如華北制藥、長生科技、大連高新、深圳康泰、浙江普康、北京科興等企業,得以積蓄實力,最終獲得壯大,成長為國內頗有實力的疫苗生產企業。
第一家進入中國疫苗市場的跨國公司是法國安萬特·巴斯德公司,它在中國成立了首家進口疫苗分裝合資企業--深圳安萬特·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向中國市場推出甲肝、肺炎和流感等疫苗。緊跟其后的是葛蘭素史克公司,它近年在中國疫苗市場上的占有率迅速攀升。此外,美國默沙東和美國凱隆等藥企也已染指中國的疫苗市場。
但中國的二類疫苗市場還處于培育期,誰能最終笑傲市場,還需要看跨國公司之間、跨國公司與本土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公共衛生政策之間比拼耐心、體力和眼光的結果。這是因為,一方面,中國13億人口和每年新出生的超過1500萬的嬰兒中孕育了巨大的疫苗潛在市場。但另一方面,公眾對疫苗認知不足,以及公共衛生政策的限制等因素又使得這一市場的發展受到限制。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疫苗總經理呂曉翔就曾告訴記者,對公司而言,中國的疫苗市場還沒有進入盈利期,國內有價疫苗市場還不成熟,目前葛蘭素史克對中國疫苗市場主要還是投入和培育。
可是,近期一個新條例的實施可能從一定程度上激活中國的有價疫苗市場。《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簡稱《條例》,已經于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我國疫苗市場長期被衛生部屬下各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壟斷銷售的格局有望打破。《條例》第十五條明確規定:疫苗生產企業可以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疫苗批發企業銷售本企業生產的第二類疫苗。疫苗批發企業可以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其他疫苗批發企業銷售第二類疫苗。這意味著,我國疫苗市場由疾控中心系統控制的局面將基本上結束,第二類疫苗進入市場化運作階段,我國部分疫苗市場將被放開,疫苗銷售渠道將更加通暢。這肯定會加劇國內外疫苗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戰即將開始。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國家政策將打破目前疫苗市場銷售渠道壟斷局面,但這將有一個過程,因為疫苗接種的終端仍在疾控中心系統。有人擔心藥品批發企業經營的疫苗要進疾控中心系統會像藥品進醫院那樣,經過多個中間流通環節,最終被抬高終端零售價格。同時,對于新流通系統的監管,確保疫苗質量也是有關部門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
高端鏈接
疫苗的歷史
經鼻腔吸入或通過在皮膚上劃痕(接種人痘)接種少量天花病毒,可以產生對該病的抵抗力,這種做法早在10世紀或11世紀就已經在中亞開始采用。這種方法傳播開來后,在亞洲和非洲,是經鼻腔吸入,而在歐洲則是采取皮膚劃痕。人痘接種于1721年引入英國。1798年,英國的愛德華·琴納通過接種牛痘來預防天花并取得了成功,自此開始通過種牛痘來預防天花,這也是人類采用免疫接種的方法來控制疾病的第一次系統努力。
1885年,路易斯·巴斯德研制出第一個針對人類狂犬病的疫苗。此后,先后問世的有預防白喉和破傷風的類毒素(20世紀初)、用于預防肺結核的卡介苗(BCG)(1927年)、索爾克氏(Salk)脊髓灰質炎疫苗(1955年)和預防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20世紀60年代)。
常用疫苗
所有發展中國家目前都對麻疹、脊髓灰質炎、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和肺結核提供常規預防接種。這些基本的疫苗多年來一直作為標準接種方案,近年來又增加了新的種類--乙型肝炎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已向所有國家建議將乙肝疫苗納入常規免疫接種規劃,目前在其192個會員國中已有147國家為嬰兒提供乙肝免疫接種。在資源條件許可并明確成為疾病負擔的情況下,建議針對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進行免疫接種,目前該疫苗已在89個國家中使用(其中有兩個國家的使用限于特定地區)。在可能發生黃熱病暴發的國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國家提供黃熱病疫苗接種。已有111個國家將風疹列為常規免疫接種。
在工業化國家,疫苗提供的保護范圍要大于發展中國家,往往包括針對流感、肺炎球菌病的優勢菌株和流行性腮腺炎(通常與麻疹和風疹疫苗聯合使用)的疫苗。根據針對的疾病,免疫規劃的對象可能是青少年或成年人,也可能是嬰兒和兒童。
研制中的疫苗
有許多新疫苗正在研發中,很有可能因此而改善發展中國家的健康狀況。這些疫苗針對下列疾病:輪狀病毒腹瀉,它每年導致30萬~6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類乳頭狀瘤病毒,這是子宮頸癌的主要病因,每年導致大約50萬名婦女發病,其中80%在發展中國家;肺炎球菌病,它在全世界每年由兒童期肺炎引起的約200萬人死亡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此外,A群腦膜炎球菌病是一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許多國家反復流行的、常常使人致命的腦膜炎,而正在開發中的一種針對該病的結合疫苗將會更為有效。到2008~2009年,一些疫苗(如輪狀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甲型腦膜炎疫苗)有可能在發展中國家使用。
疫苗的作用
疫苗是給予免疫系統一定數量的無害抗原,即細菌或病毒表面的一部分,而這被免疫系統視為"外來異物"。抗原通常引起疾病發生,例如,使病毒或細菌附著于細胞。疫苗還可能是提供無活性的毒素(毒素是細菌釋放的有毒物質),促使機體產生免疫力,與之對抗。
一旦免疫系統發現了抗原,B淋巴細胞(一種白細胞)就會生成一種蛋白質,即抗體,它能精確地與抗原結合。抗體可產生許多拷貝。如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