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0/29 0:00:00 來源:
未知
創新的開始是思想,通過不斷的開放接納和系統學習,最終完成從師、從他人到自成體系的升華。創新的基礎是人才,通過發現、發掘,從而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又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本土
醫藥企業領軍者,是中國醫藥行業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必然之路。
如何開拓中國醫藥產業新一輪的“創新之旅”?筆者就此采訪了山東大學醫學MBA學院首任院長王晨。
科技+創新=美酒+咖啡
問:您如何理解“科技創新”?它對醫藥行業的發展有何意義?
王晨:蘋果產品和喬布斯模式在全球范圍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僅僅是“科技創新”,而在于“科技+創新”。
蘋果公司產品突出體現在研發技術創新、工業設計創新(優異而誘人的外觀和質感)、市場設計創新(產品梯度開發與體驗式營銷戰略)等多個方面,這些綜合因素成功地幫助蘋果公司從競爭對手的“圍剿”中脫潁而出,這是站在現代科技基礎上的全面創新,我喻之為:通過“科技+創新”的企業管理模式,獲得“美酒+咖啡”的市場利益最大化。
“科技+創新”是經濟全球化形勢下高科技企業減少競爭、增加效益的主要途徑,甚至可以理解為,是醫藥企業生死存亡的唯一途徑。
在工業原材料價格和人力資源成本高企、醫藥企業盈利空間越來越稀薄的當下,在全球大多數國家醫療保障系統面臨巨大財政壓力實施嚴厲成本控制政策的形勢下,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才能創造新的利潤之源;只有發現、發掘和培育一批喬布斯似的企業領軍人物,才能引領企業有效獲取“美酒+咖啡”。
山東大學醫學MBA學院的立足點就是專門培育醫藥領域內具備全球視野、創新思維的醫學管理人,培養高科技、高成長性醫藥企業的“喬布斯”。
勾勒領軍者特質
問:山東大學醫學MBA學院為什么要招收具備一定醫學知識的學員?醫學基礎知識對制藥行業的領軍者有什么意義?
王晨:藥品最終是為患者服務的,醫藥企業管理者如果不具備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就不容易聽懂醫生的語言,就難以及時了解臨床最迫切的需求,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藥品研發的方向。
同時,打造企業產品的優勢治療領域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企業老總具備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有助于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并在遭到質疑時,能充滿自信地堅持自己的決定。
與制藥水平先進的國家相比,我國制藥企業的利潤水平不高,研發投入也不足。同時,研發資源浪費嚴重,研究過多地集中在幾個熱門品種上,而且經常與臨床需求脫節,大量的研發資金被浪費,研發效率低下,真正用于有市場前景的創新性藥物研究資金極其有限。
“喬布斯”當然不是僅靠學校教育就能培育出來的。山東大學醫學MBA學院通過與哈佛大學等國際商學院合作辦學、通過國內外大量醫藥企業案例教學、通過國內外醫藥衛生教育界知名人士的“傳幫帶”,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養成一定的產品研發和市場創新能力。
問:中國醫藥企業未來領軍者還必須具備哪些特質?
王晨:除了醫學基礎知識、工商管理知識和創新意識外,還要具備抗風險能力。
一些大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的基礎知識,也受到過系統的培訓,還擁有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良好的人脈關系,可是當他們離開原來供職的公司自主創業時,卻經常以失敗告終,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們缺乏風險意識和抗風險能力。
報名參加山東大學醫學MBA學院就是一次考驗。符合我們招收條件的學員大都已經有比較優越的工作了,是延續現有的工作,還是暫時放棄現在所擁有的,通過學習走向一條艱苦的自主創業的道路,本身就是一個有風險的選擇。
“科技導向”最難模仿
問:如何理解你們準備培養的“以科技發展為導向”的企業領軍者?
王晨:除了產品的創新研究外,產品營銷也需要以科技發展為導向。在市場能力和品牌層面上,國際企業運用了多種創新營銷策略,包括產品換代、新適應癥、專利延長和循證營銷等。比如循證營銷,成功的藥品通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保證其領先地位,這些臨床試驗使醫學專家保持著對藥品的肯定,企業又支持專家在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認可藥品,從而保證藥品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