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姚學文 賀艷雄 姚喜琳 譚世開
這是一場正氣與邪惡的較量,這是一場廉潔與腐敗的斗爭。
針對近年來藥品、醫療器械流通領域出現的回扣、掛靠經營等歪風邪氣,今年5月以來,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長沙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衛生局等10多個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配合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藥品、醫療器械流通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有效地凈化了市場環境,匡正了社會風氣,維護了老百姓的利益。
8月25日,長沙市召開藥品、醫療器械流通市場秩序專項整治推進會通報喜訊:短短三個月,全市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對專項治理的知曉率、參與率均達到100%,各企業上報藥品品種品規28萬多個,100%企業自查到位,204家藥品、醫療經營企業遞交了經營承諾書。到8月中旬,全市共查處假劣藥械案件42起。查處問題發票1648份,涉及金額達1.5億,查處違規在窗口代開發票的醫療經營企業90戶,共計補稅2200萬元。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醫藥“歪風”貽害無窮
去年發生在長沙市湘雅附二醫院的“天價蘆筍片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藥價虛高的強烈反響。出廠價僅15.5元的蘆筍片,進入湘雅附一、附二以及省腫瘤醫院后,經過幾個環節,到了患者手里卻變成了213元,是出廠價的10幾倍。
據專項整治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其實這一現象在醫藥購銷領域并不少見。這種變戲法通常是由藥廠或者醫藥公司的醫藥代表,通過層層加碼,高價銷售給醫院的有關負責人或醫生,然后再采用回扣的形式,返利給醫院的有關負責人或醫生。往往環節越多,藥價也就越高。從出廠價,經過幾個回合的加碼后,藥價往往就翻了好幾番了。
醫藥代表滿天飛,醫藥回扣風盛行,這是近年來醫藥流通領域越來越猖狂的兩股“歪風”,也是導致藥價虛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除回扣風外,掛靠經營、過票經營、套稅返點、買賣發票等違法行為,也是醫藥流通領域存在的一股股“歪風”,這些歪風的存在和日益猖狂,不僅影響醫藥行業在老百姓中的聲譽,而且破壞了市場秩序,催生了腐敗,還給老百姓用藥安全帶來隱患。一段時期以來,老百姓反映強烈。
“重病需用重典。”在今年初開展的一次專題研討會上,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黎勇語氣堅定地說:“對于實際上早已存在,并正在日益猖獗的這些醫藥購銷中的歪風邪氣,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坐視不管。否則,上對不住上級各級領導的信任,下,對不住老百姓的支持。”
監管部門有這樣的想法,相關當事人想法也同樣強烈。“天價蘆筍片事件”的當事人湖南唯楚醫藥有限公司,因為深受高價回扣風的侵害,年初主動向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提議,希望有關部門強力打擊行業不正之風。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聯合市內10余家醫藥公司,共同發出倡議,呼吁強化行業自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國家的價格政策和管理制度,自覺糾正和抵制商業賄賂等各種醫藥購銷歪風。
多味“藥方”共治“ 邪氣”
上下齊心,說動就動。今年5月,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決定在全市開展藥品、醫藥器械流通市場專項整治,以強有力的舉措,清理和打擊藥品、醫療器械購銷領域的歪風邪氣。成立了黨組書記、局長黎勇任組長的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工作方案,并將整治工作任務細化到相關處室。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該市很快成立了由市紀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牽頭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任組長。
行動還引起省領導的高度重視。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許云昭,省委常委、副省長郭開朗先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出成效。
專項行動,一方面集中清理掛靠經營、套稅返點、買賣發票等違法行為,要求藥品批發企業、零售企業、個體診所,在購進、銷售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主動向供貨方索要發票,向醫療機構提供發票,做到票、帳、貨相符。從事掛靠經營、承包經營、過票經營、買賣發票等違法違規行為,零售企業及個體診所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藥師掛證不在崗的違法違規行為,給予批判或是刑事責任追究等處罰。另一方面大力打擊醫藥回扣風。
專項行動分宣傳階段、自查自糾階段、集中檢查三階段進行。在宣傳階段,舉辦了幾個層次的培訓班,做到了知曉率和參與率均達到100%。
市藥監局更是未雨綢繆,在今年三月,就組織全市零售藥店1500多負責人開展教育培訓班。在專項整治活動中編發了7500余份藥店文明經營書,以及藥品、醫療器械批發企業誠信經營承諾書。6月底,全市共有204家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紛紛簽了誠信經營書。
在自查自糾階段,有關部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通過全面而徹底的自查自糾,把絕大多數問題解決在行業內部,解決在自查自糾當中。在自查中主動交代并積極整改問題的單位和個人,情節較輕的,免予處罰,情節較重的,可從輕或減輕處罰。對不自查的企業,一旦被專項小組檢查出問題,將依法從嚴處理,絕不姑息。
各醫療機構、醫藥經營企業紛紛按照專項整治的要求,對自查中發現問題寫寫書面報告,并針對問題寫出原因及治理對策,及時糾正。截止6月,基本上的企業都按時遞交了承諾書。
在企業自查自糾后,專項小組對企業地毯式排查,重點檢查有商業賄賂行為、違法經營行為的用藥器械單位。對湖南天地恒一醫藥有限公司、湖南省鑫慶醫藥有限公司等6家未按要求上交承諾書的批發企業,做出了通報批評。
在打擊醫藥回扣風中,加強銷售人員的管理至關重要。為此,該市實行了藥品銷售人員實行身份核查制。對藥品批發公司藥品銷售人員實行登記備案管理,把目前長沙市的2300多名銷售人員實行網上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對不合法銷售人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為了防止違法發票現象,規定每個醫藥企業與醫藥聯系業務只有1到2名業務員,推行一對一賬號制。
為強化基本藥物監管,積極推進了基本藥物電子監管,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血液制品、中藥注射劑、基本藥物全部實行從生產出廠、流通、運輸、儲存直至配送至醫療機構全過程的動態監管。
行動還得到市監察局、市糾風辦牽頭,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衛生局等10個相關部門積極響應和配合。
在打擊市醫藥回扣風過程中,市衛生局出臺衛生系統人員“15條禁令”,規范醫療機構人員執業行為,通過法制警示教育、先進事件學習,積極加強醫德教育,確保干部職工知曉率和自查自糾率100%,確保學習和自查自糾不走過場,確保醫療安全和秩序。
措施有力效果良好
治理“歪風”的氛圍日益濃厚。有關部門進行的專項調查表明,有99.9%的調查對象認為開展專項治理非常必要。
涉藥單位經營行為得到規范。市屬各醫院對2008年以來的購進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單張票據1萬元以上的發票進行了核查,對清查出的“問題發票”進行清理整頓,提出了整改措施。15家醫療機構的1500多名醫務人員主動上交藥品回扣94.9萬多元。各醫藥企業對購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情況及票、帳、貨是否相符進行了清查,對藥品銷售人員資質進行清理。湖南唯楚醫藥有限公司對查找的問題實施全程跟蹤,對不符合資質要求的17名銷售人員予以轉崗,對涉嫌有商業賄賂空間的32個品種藥品停止采購和銷售。湖南達嘉維康醫藥有限公司對存在違規經營行為的藥品分公司進行停業整頓,對違規兼職人員予以辭退。湖南雙仁醫藥有限公司對600多個供應商重新進行資質審核,對“返點”等違規行為進行整頓。
長效機制逐步建立。通過嚴格整改,整章建制,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建立醫療器械、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了醫療器械、醫用耗材招標采購監管。積極推進“基藥陽光工程”,建立“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監管平臺”,實時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情況進行監控,確保了老百姓基本就醫用藥需求。
嚴厲稽查打假,震懾犯罪。查處假劣藥械案件42起。查獲芙蓉區藍色地標大藥房假冒“波利維”、仿冒北京同仁堂“同仁大活絡丸”和六味地黃丸、某衛生服務中心購進使用假藥“克痹骨泰膠囊”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