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1 0:00:00 來源:
未知
“我知道有一半的廣告費被浪費了,但遺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這是每個從事營銷或者廣告行業的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長期以來,這些行業的人們更像是一群藝術家,由于營銷效果的難以測量,從業者們只能依靠經驗和感覺進行營銷活動。大公司們每年花費巨額的廣告費用,可效果卻并不理想。
互聯網的興起改變了這一切,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等新媒體形式的出現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用數據重構了現實世界。海量的數據也重新定義了營銷這個行業,在互聯網的時代里,營銷不再是一門“藝術”,而是變成了一項“技術活”。
“數字化的媒體都是可測量、可評估的,對于營銷者來說就更有可能去尋求量化的答案。”美國市場營銷公司安客誠首席營銷官蘇廷恩(Tim Suther)說,“我們看到數字化的數據在過去幾年有著爆炸性的增長,數據的本質正在發生變化,這會給許多大公司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
從零售、電信、醫藥到金融保險,再到今天的日益繁榮的電子商務,無處不在的數據讓數據庫營銷成為未來頗具看點的行業之一。
當營銷成為“技術活”
對于國內的許多做數據庫營銷的公司來說,數據庫營銷并不復雜,首先收集足夠的消費者信息,將數據庫搭建起來,而后便是用DM、EDM、短信等形式對潛在消費者進行“狂轟濫炸”。
然而,作為營銷技術和服務領域公認的領導者,安客誠覺得其實這個工作可以變得更技術。比如,其擅長的是在客戶已有數據庫的基礎上,對消費者信息進行垂直分析,充分挖掘已有客戶的價值——這就是一件不折不扣的“技術活”了。
數贏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數據庫營銷專家周松華介紹,安客誠的技術優勢在其入華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反而成為了它的軟肋,因為國內擁有完善數據庫資源的企業很少,安客誠一度面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窘境。
而隨著本土企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注重構建自身的數據庫資源,安客誠的優勢也開始一點點顯現。去年8月,安客誠與中國郵政達成協議,共同開展精準的直郵與數據庫營銷服務。中國郵政有著龐大的數據庫資源,這解放了安客誠的手腳。
數據庫營銷的本質是通過數據分析了解用戶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營銷活動。雖然看上去沒有什么高深的地方,其實則不然。
通常來說,數據庫營銷公司所掌握的消費者信息都非常簡單,除了消費記錄以外,只有性別、年齡等基本的人口統計學信息。在這些信息的基礎上,數據庫營銷公司建立分析模型,對潛在消費者進行分類和篩選。
但是人類的心理和需求是復雜多變的,僅憑幾個簡單的人口統計學信息,很難得到準確的分析結果,想要提高營銷活動的精度,就必須從源頭上獲取更加全面的消費者信息。而更多的數據則意味著需要更加復雜的分析模型,更加先進的IT系統支撐。
智慧營銷
今年7月,安客誠首席營銷官蘇廷恩來華開始積極推廣其剛剛開發的“智慧營銷”模型。“智慧營銷”模型最為重要的部分有兩點,首先是通過“多維度洞察”分析消費者,縮小并確認潛在消費人群。“多維度洞察”包括產品偏好、媒體偏好、渠道偏好、貨幣指標等9大標準,而每一大標準之下,又至少有3條細則標準。
“通過觀察一個人行為的變化,我可以知道這個人肯定又換了一份工作了,因為他買的東西很可能不是以前那些低端品牌了,一下換成高端的了。”蘇廷恩說。
通過40余條標準細則的分析,安客誠能夠比較精確地勾勒出一個飽滿立體的消費者形象,這個形象不再只是基本的人口統計學信息,而是深層次地了解他的購物需求和基本行為模式。多達40余條的分析標準遠遠超過業內同行的水平。
在得到比較準確的用戶數據后,“自適應調節系統”會將不同的消費者與特定的營銷方式相匹配,擬定出最為合適的消費者接觸計劃。由于每個消費者的需求和特點并不一致,因此沒有一種營銷方案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自適應調節系統”就是針對這一問題而設計的。通過復雜的數據分析模型,它將消費者行為與跨渠道營銷緊密結合起來,發送并接收影響消費者行為的信號,進而按之前的設定作出相應的反饋。
“安客誠代表的是未來數據庫營銷的一種發展趨勢。”周松華這樣評價安客誠這個對手。
今天國內大部分數據庫營銷公司依然將業務重心放在幫助客戶尋找潛在客戶上。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尚未開發,然而再大的市場也有趨于飽和的一天,以開發新客戶帶動增長的模式并不能持久下去。
帕累托定律告訴我們,20%的客戶貢獻了企業80%的利潤,老客戶才是一家企業最具價值的資源。安客誠的業務模式正是基于對于老客戶的價值深挖,這也是一個成熟市場上最需要的。
數據庫營銷能帶來什么?
數據庫營銷的終極目標在于將產品信息送達至有購買需求的消費者手中,這實際上是一個信息匹配的過程。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掌握三方面的基本信息:首先,消費者是否具備購買能力和購買需求;其次,消費者是否認可這一品牌;最后,怎樣的信息推送方式和信息呈現方式是消費者愿意接受的。
前面兩點是今天大多數數據庫營銷公司努力的方向,但是最后一點卻常常被人忽略,而這恰恰是數據庫營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這些在數據分析之后的環節,尤其是廣告的制作,已經超越了今天數據庫營銷公司所能掌控的范圍了,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數據庫行業本身一定會進一步延展自己的產業鏈。
那時,除了對于用戶基礎需求的分析外,還會進一步分析消費者的審美習慣,比如用戶喜歡什么樣的顏色,喜歡哪種風格的畫面,當掌握了這些信息之后,完全可以作出符合消費者審美習慣的廣告。
事實上,社交網絡的興起使這些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比如通過追蹤分析消費者在微博上發布或者轉發的圖片、他們在社交網站上所使用的個性化背景模板以及在凡客之類電商網站購買服飾的顏色和圖案等,營銷公司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推測出消費者的審美習慣。
未來數據庫營銷公司很有可能會與廣告公司進行深度的整合,根據對于消費者審美習慣的分析判斷,對每一個目標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廣告,確保消費者能夠順暢地接受廣告信息。
未來,數據庫營銷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關于消費者隱私的保護問題。這不僅僅是在法律的框架內對于消費者隱私的保護與尊重,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營銷機構準確掌握自己的需求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這意味著自己的日常行為在被一雙看不見的眼睛“監視”著。
當你發現一個對你的日常生活了若指掌的陌生人突然手捧一大包衛生紙出現在你面前,并告訴你,你家里的衛生紙快用完時,相信在今天這個社會,大多數人的反應不是喜出望外地感謝對方雪中送炭,而是立刻提高警惕甚至感到恐懼。
所以,這就是市場營銷機構未來所需要面臨的重要挑戰,即如何在保證消費者隱私的前提之下,以不冒犯消費者的方式有效地傳遞商業信息。從安客誠“智慧營銷”模型中已經隱約看到了這樣的影子,這或許會成為在這個領域中很有意義的一次先鋒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