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2 0:00:00 來源:
未知
從中藥板塊2011年的三季報業績來看,大部分中藥上市公司呈現較好的利潤增長,但因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原因,部分中藥上市公司的業績不盡如人意。
中投證券報告顯示,中藥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平均利潤增速為27.73%,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8.44%。但部分中藥上市公司的業績仍低于預期。千金藥業(600479,股吧)(600497.SH)今年三季度末凈利潤比去年同期減少55.2%,江中藥業(600750,股吧)(600750.SH)今年1~9月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29.59%,華潤三九(000999,股吧)(000999.SZ)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3.6%。
從公開資料來看,造成這些公司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仍是中藥材原料成本上升。華潤三九披露,今年公司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藥材和白糖同比漲幅在30%以上,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減少了2.62%。
康緣藥業(600557,股吧)(600557.SH)一位高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公司前9個月處方藥合計銷售7億元,同比增長近40%,但受原材料上漲影響,公司中藥材成本平均同比上升了53%,導致整體毛利率下降2.7%,主要產品熱毒寧注射液的毛利率甚至下降了12.76%。”
自7月底以來,中藥材價格整體回落。上述康緣藥業高管表示,每家企業的產品結構不同,產能規模也不同,核心品種的原料成本價格如進入下行通道,以較低的價格補充庫存,對企業的毛利率提升仍是有好處。“但至少要到第四季度甚至明年第一季度才能體現出來。”
進入年末,又逢藥材價格普遍有所回落,大部分中成藥企業開始了新的原料采購周期。
“總體來說中藥企業要對主要原料品種的價格周期有個預估,遇到一個低谷可以大量備貨加大庫存。”廣州中一藥業采購部的孫曉(化名)告訴本報記者,一般春節前后是大量備貨的好時機。
中一藥業所在的廣州藥業(600332.SH)旗下有8家中成藥企業、400個中藥產品,去年因為藥材漲價,廣州藥業光是原料采購成本就上升了30%。今年上半年,因為原材料漲價等原因,毛利率下降了2.09%。
本報記者了解到,廣州藥業總經理吳長海親自抓藥材采購。他的經驗就是,一方面推進公司內部原材料集中采購以降低采購價格;另一方面,對公司核心產品所需主要藥材,一般自建公司種植基地或發展訂單式種植基地,對其他使用量較小的藥材,則通過加大日常采購和加快庫存周轉來緩解成本壓力。
江中藥業曾因為核心原料太子參價格的暴漲而損失慘重,這個教訓提醒中藥企業界,對核心原料更是要加強對上游供應的掌控能力及加大庫存。“雖然核心原料自建種植基地的成本也比較大,但至少可以穩定供應、穩定價格及穩定質量。”吳長海認為。
另外,成熟的中成藥企業對核心原料都有一個“安全庫存期”的做法,就是至少要儲備半年的原料。“不過,實際上很多企業連三個月都沒有。”北京一位中藥企業人士透露。
去年以來,還有一類中藥上市公司采用了產品提價的方式來緩解成本上漲,最近,片仔癀(600436,股吧)(600436.SH)、江中藥業及貴州百靈(002424,股吧)(002424.SZ)都宣布準備對核心產品進行提價,出廠價提高5%~15%不等。不過,這類企業之所以能夠進行產品提價,亦因為其產品為獨家品種或競爭廠家少的品種,且產品主渠道在零售藥店,整體受基本藥物招標等政策影響比較小,大部分中藥企業的產品仍受到政府價格管制而不能輕言提價。
招商證券(600999,股吧)分析報告還指出,天士力(600535,股吧)(600535.SH)、華潤三九、云南白藥(000538,股吧)(000538.SZ)、昆明制藥(600422,股吧)(600422.SH)、千金藥業等有獨家品種進入基藥市場的中藥企業,今年以來其產品銷量擴容已經比較明顯,因此這部分公司亦有望通過銷量上升、銷售收入提高來緩解成本上漲的壓力。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