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4 0:00:00 來源:
未知
三季報數據顯示板塊估值合理
(1)三季度醫藥板塊增速下滑,盈利能力基本持平。與2010年前三季度相比,2011年1-9月醫藥板塊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均下滑;從盈利能力來看,剔除原料藥后凈利率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2)估值相對值處于高位,但是絕對值位于歷史中下水平。醫藥行業/全部A股的溢價率處于自2005年以來的高位,溢價超過100%;但是醫藥板塊PE(TTM整體法,剔除負值)的絕對值為31.08倍,處于歷史中下水平。據WIND最新一致預期(整體法),醫藥板塊2011年26.96倍PE,2012年21.65倍PE,我們認為估值合理反應了醫藥行業的成長性。
行業變革長期將導致競爭力較強的上市公司勝出
我們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作比較:(1)上市公司。醫藥板塊上市公司擁有的產品抗降價能力相對較強,毛利率總體來講下降幅度不多,上市公司通過降低期間費用率(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均較明顯)來提高盈利能力。(2)非上市公司。大部分非上市公司由于產品抗降價能力較弱,毛利率持續下滑,行業只能通過降低期間費用率來抵消毛利率的影響,從而保持盈利能力的相對穩定。從2002年左右至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幅度要高于整體行業。長期來講,上市公司擁有抗降價能力較強的產品、財務費用壓力也較小,行業變革將導致部分抗風險能力較小的公司出局。
短期內負面政策對行業影響難以避免
最近公布的利空政策主要是抗生素整頓政策,我們選取了抗生素占公司業務較大的10家公司進行統計,從統計結果來看,抗生素公司已經受到了一定影響。行業毛利率同比下滑約5.5個百分點,凈利潤增速為-19.77%;抗生素業務比重較高的普洛股份、華北制藥、健康元、魯抗醫藥凈利潤增速放緩較為明顯。
醫藥行業“增持”評級,我們認為醫藥行業拐點隱現
以毛利率為參考指標,歷史上醫藥行業毛利率下降一共有兩次:2006-2007年、2011年。這兩次毛利率的下降都伴隨行業大規模變動,2006年是行業整風,2011年則是新醫改和基藥制度的大規模推行。我們認為這次很難比上次更壞,一方面當前毛利率已經接近2006年水平,另一方面新醫改提高了醫療保障覆蓋范圍,而這是2006年所不具備的有利因素。
我們認為影響醫藥行業主要有三個因素:供給、需求、政策。(1)供給面主要體現在新藥的出現,產能的擴張(2)需求面因為人口老齡化、疾病發病率的提高,長期仍然向好(3)政策是擾動醫藥行業的關鍵因素,新醫改需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降價難以避免;但是根據我們以上分析,行業基本面很難更壞。我們建議關注:(1)受政策負面影響小,成長空間大,業績具有彈性的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公司,如:新華醫療、愛爾眼科、通策醫療;(2)具備研發和營銷優勢的中西藥企業,以及中藥材價格下降可能帶來短期業績反彈的中藥公司,如:人福醫藥、東阿阿膠、華東醫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