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7 0:00:00 來源:
未知
榜理由創新路上,荊棘滿途,卻有一群堅持創新的
醫藥人,一路以“拒絕平庸”四字鞭策自己,不斷向前奔跑。他們屬于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創新團隊——先聲藥業。在先聲藥業董事長任晉生眼里,要想做到更加優秀,就必須使公司團隊、技術、產品等各方面都達到優秀水平;要遠離平庸,就必須聚焦于自主創新,努力成為中國創新藥物的領先者。
先聲創新的成功,還在于它的全方位創新:并不局限于新藥的創新,還包含著資本的創新。2005年,聯想控股公司下屬的弘毅出資2.1億元收購先聲31%的股份。半年多以后,先聲利用所獲的2億元投資全部用于收購煙臺麥得津80%的股份,成功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腫瘤一類新藥——恩度納入麾下。業內分析師認為,此次收購恩度成為先聲2007年成功登陸紐交所的重要推力。
此后,先聲的資本運作一發不可收拾:通過并購和整合,不斷強化自身能力;加大研發投入,為企業傾注新的活力;加大對營銷網絡建設的投入,為企業創新形成良好的現金流循環。
她有笑傲江湖的理由永抱創新,甚至奉之為“圣經”
醫藥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已經啟動。隨著醫藥市場迅速發展而來的,是日益同質化的市場競爭。要想在同質化嚴重的醫藥市場中脫穎而出,創新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創新沒有回頭路。如何規劃未來創新的方向,更是制藥企業當下亟待考慮的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并購整合、加強合作、建立順應政策和行業發展的產品梯隊,不僅是創新型藥企領行者的特質,更是藥企未來發展的不二之路。
并購強軍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制藥企業通過私募、上市、并購等資本運營策略使公司獲得了高速的發展,先聲藥業便是當中的翹楚。
早在紐交所上市之前,先聲已先后購并了江蘇漢合制藥有限公司、海南海富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哈慈藥業有限公司、南京東元制藥有限公司等公司。2006年,先聲以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煙臺麥得津公司80%的股份,創造國內醫藥界單一品種迄今為止最大金額的并購。
2007年,圍繞抗腫瘤和心腦血管領域,先聲實施了兩次大的并購:9月,耗資1.11億元獲得吉林博大制藥公司51%的股權;11月,先聲以3260萬元的價格獲得了南京東捷藥業85.71%的股權。2008年,又收購國內外獨家、首批上市緩釋氟尿嘧啶植入劑的蕪湖中人藥業有限公司。
得益于并購擴張,先聲超越了藥品營銷的單一業務范疇,自主生產能力確保了企業的獨立性,極大提升了抗風險能力。
對于并購,先聲藥業董事長任晉生自有一番見解:“我們的目標不是把企業‘做大’,而是通過并購不斷強化自身能力,因此會著重評價并購是不是可以和我們現有的資源相匹配。”
正因為堅持“通過以產品為導向的收購和領先的市場開發能力來完成規模進一步擴大”的企業發展戰略,先聲逐步實現了并購藥企的產業鏈與公司現有業務形成優勢互補。
同樣以研發作為長期驅動的制藥企業,綠葉制藥也長期堅持兼并收購的發展戰略。
早在2006年底,綠葉以8000萬元并購了癌癥放療輔助用藥——希美納,使公司首次踏進了在高速成長期的腫瘤治療領域。幾個月之后,綠葉再以3.45億元將南京康海和思科兩家腫瘤藥生產企業收編旗下,為其剛剛建立的腫瘤產品陣營再添重磅產品。
繼2009年控股北大維信、奠定心血管治療領域的地位后,綠葉今年7月又完成了對四川寶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收購,成為公司在“三高”領域的又一次戰略布局。接連的并購,為其實現2020年全球制藥企業百強的戰略目標奠定了基礎。
巧借外力
為進一步提高研發投資的回報率,越來越多制藥公司尋求更新的合作模式。利用外部產能與合作方共同分擔開發風險,日漸成為新藥開發的新選擇。
任晉生也曾經表示,長期堅持研發創新,要做到兩點:一是要注重合作研發,包括國際化合作和國內合作;二是要充分利用中國元素,包括人員低成本優勢、營造創新文化的優勢,以及在國內做臨床研究成本領先等優勢。
理念的提出不足以形成生產力,先聲將合作研發的理念貫徹實踐,才是該公司快速成長的助推劑。
今年8月,先聲與美國默沙東聯合公布合資公司方案,雙方將于2013年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計劃于2020年完成該合資公司的全面整合,并在南京興建一家制藥工廠。雙方將整合資源,開展在產品研發、注冊、制造和銷售等方面的合作。而在與默沙東達成合作前,先聲已經尋求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機會,比如其此前與百時美施貴寶、美國Advenche、OSI生物制藥等公司進行合作。
除了牽手國外領先醫藥公司,先聲也積極探索與國內高校產學研結合的合作模式,努力開發具有國有產權和國際產權的醫藥品種。今年5月與南京醫科大學簽訂的創新藥物研發戰略合作協議,也是先聲人的一次嘗試。
無獨有偶,綠葉也倡導多種合作方式,希望借助外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研發實力。如從國外引入研發階段的藥物、向國外公司授權集團自己的產品、開展臨床前和臨床藥物的合作開發等方式都是綠葉在企業發展中的積極探索。
“這樣的合作,實際上加快了企業創新的步伐,也有助于創新成果進一步走向深化,同時還為未來研發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鄙虾WC券分析師彭蘊亮如是表示。
其實,創新型藥企的對外合作,這在國外早已成為一種成熟的模式。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指出:“國外制藥企業基本上是以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共同進行藥物研發,這不但平擔了風險,而且更有利于成果轉化,這需要我國創新藥企學習和借鑒。”
品種軍團
優秀的產品軍隊,是創新持久戰中的制勝法寶。
對于品種軍團的建立,中投證券分析師余文心就表示:“創新型企業要規劃未來,首先要有合理產品線的規劃,即要有完整的產品梯隊,不能單靠一種藥,還應該建立相應的品類;其次,品種梯隊瞄準的應該是抗腫瘤、心腦血管等增速較快的朝陽領域,領域如果太小,產品梯隊也將難以形成。”
同為醫藥創新的標桿企業,恒瑞醫藥堅持的是仿制和創新并重的戰略。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恒瑞的創新藥已經形成了梯隊。由于對研發的持續重視和投入,恒瑞的創新藥正迎來收獲期。今年6月恒瑞的第一個一類新藥“艾瑞昔布”獲批上市;此外,阿帕替尼目前處于Ⅲ期臨床,適應癥是胃癌、肝癌和肺癌。蘋果酸法米替尼已獲得臨床Ⅱ期批件;瑞格列汀也已完成在美國和國內的Ⅰ期臨床。
再看先聲,公司一直將并購投資及發展重點鎖定抗腫瘤和心腦血管用藥領域。除了并購,先聲還通過自我創新,努力鍛造自己的品種軍團,目前已擁有45種以上藥品的強大產品組合,重點覆蓋腫瘤、心腦血管、感染等疾病治療領域。
除了緊跟市場步伐,華創證券分析師廖萬國認為:“要把握醫藥未來發展的方向,不僅要得到市場的認同,還要看國家產業政策的方向,借助政策東風,加強自身發展?!?
從國家產業政策的方向來看,鼓勵創新的確是大勢所趨。醫藥行業“十二五”目標已經定調由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的轉變。未來5年我國“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將獲中央財政下撥資金100億元,配套資金300億元。專項戰略重點包括創新藥物研究開發、藥物大品種技術改造、創新藥物研究開發技術平臺建設、企業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新藥技術開發關鍵技術研究和國際合作項目。其中,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肺結核等10類重大疾病藥物的研發是創制資金支持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