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19 0:00:00 來源:
未知
本報記者 李繼遠 濰坊報道
當人們正在熱議聯通、電信是否涉嫌壟斷的間隙,反壟斷的重錘已經迅速砸向了山東省濰坊市的兩家藥企。籍籍無名的兩家藥企也因此成為收到首張反壟斷罰單的企業,成為街頭巷議的焦點。
11月1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稱,山東濰坊順通醫藥有限公司和濰坊市華新醫藥貿易有限公司分別與兩家鹽酸異丙嗪(復方利血平的原料藥)生產企業簽訂《產品代理銷售協議書》。通過壟斷上游市場,抬高銷售價格,使得多家復方利血平生產企業被迫停產,致使市場供應緊張。因違反《反壟斷法》,國家發改委沒收兩家藥企違法所得合計約43萬元,罰款660萬元。
通過控制上游原材料企業進行壟斷的行為還比較少見。”國金證券(600109,股吧)醫藥行業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此次壟斷事件中,兩家籍籍無名的濰坊企業為何可以控制一項原料藥的全國市場,而廉價基本藥品市場為何屢屢發生斷供事件,值得深思。
壟斷原料藥
15日,記者來到濰坊市濰城區苗圃一路。幾名工人正忙著更換一家藥店的招牌,招牌上留下的印記隱約寫著“順通醫藥商場”。周邊市民告訴記者,該藥店正是順通醫藥旗下的藥店,14日發改委發布公告當天便停止營業了。
藥店北側正是遭到重罰的順通醫藥,辦公樓顯得有些破舊,大門緊閉,大門兩側的門牌也已被摘下。這樣一家偏居一隅,并不怎么起眼的醫藥企業是如何控制一項原料藥的全國市場的呢?
據了解,全國擁有鹽酸異丙嗪生產批文的企業共有五家,分別是丹東醫創、常州康普、東港宏達、遼源迪康和大連旅順合成制藥廠。“目前主要是生產制劑,鹽酸異丙嗪產量不大。”常州康普山東區銷售經理張建君告訴記者。實際上,上述五家生產企業中,也僅有丹東醫創、東港宏達兩家遼寧省丹東市的藥企能大量供應鹽酸異丙嗪。
“心術不正”的順通醫藥和華新醫藥便動起了壟斷兩家藥企的歪主意。今年6月份,順通制藥和華新醫藥給兩家企業開出了252元/公斤的價碼,這個價格要比之前兩企業的售價高出42%。兩家企業自然欣然應允。
同時,為了達到絕對控制鹽酸異丙嗪的目的,生產企業還必須簽下這樣的一份《產品代理銷售協議書》。首先,兩公司分別代理兩家企業生產的鹽酸異丙嗪在國內的銷售。其次,未經順東制藥、華新醫藥的授權,兩家企業不得向第三方發貨。
于是,下游68家需要原料藥生產復方利血平的制劑企業便成為了待宰的羔羊。發改委查明,順通制藥和華新醫藥壟斷得逞后,便將價格迅速拉升到300-1350元一公斤的價格,并要求企業將投標價格由1.3元抬高到5-6元一瓶,并返利1元。
“沒有提那么高。”華新醫藥貿易有限公司業務部主任毛世昔反駁稱,對于下游廠商,公司只是要求將復方利血平的投標價格由1.3元一瓶提高到1.6元。
“基本藥物招標一年一次,價格不可能短期內調整。大幅度提高招標價格的可操作性很小。”國金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復方利血平作為307種基本藥物之一,平均價格在2元附近,利潤率并不高,“而如果大幅提高上游原料藥的價格,那么下游生產廠家只能停產。”
基藥屢屢斷供背后
藥企停產,“好藥”只能消失于市場。而廉價基本藥物斷供事件也屢見不鮮。前不久,魚精蛋白的斷供曾一度造成全國各地心臟手術的停擺。
中國價格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媒體和地方醫療機構報告的疑為短缺的藥品合計為286個品種。
“一方面是因為基本藥物招標價格壓的太低。”上述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基本藥物招標“唯低價是取”的原則過度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使得原料藥以及制劑生產企業的積極性都不高。
而另外一方面,部分企業通過惡意壓低價格中標打壓競爭對手,而虧本生產的企業往往并不能保證穩定的市場供應量。
張建君告訴記者,近年來,原料藥生產企業的環保成本逐年加大,人力等其他成本也一再上漲,但是鹽酸異丙嗪的價格卻已經二十多年沒有變化,“沒有企業愿意虧本生產。”
上述行業分析師表示,此次壟斷事件中,原料藥生產企業共有五家,能夠正常供應的僅有2家,下游復方利血平68家企業擁有生產批文,占供應量75%的僅有四家。“控制兩家原料藥供應商并不難,而一旦控制原料藥價格,下游僅有的幾家企業隨時可能被迫停產,斷供事件由此產生。實際上,一些廉價基本藥物品種的原料藥生產廠家往往比較少,這也給壟斷上游市場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
“此前的斷供事件以及壟斷事件都暴露出了基本藥物招標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 山東大學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教授于保榮認為,基本藥物招標制度壓低了藥品價格的同時也壓縮了企業合理的利潤空間,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間接引起了斷供事件的發生,“雖然說是市場負責生產,但是政府應保證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一些藥物的供應,應在合理的利潤率的基礎上對招標藥品進行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