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21 0:00:00 來源:
未知
德國曾有世界“醫藥基地”之稱,也是生物仿制藥的發源地。
然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受到來自美、英等國的競爭壓力,德國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支配地位被削弱。究其原因,他們認為主要是德國研發(R&D)投入不足,與經合組織(OECD)其他成員國相比,德國生物醫藥產業R&D投入所占份額連續降低,而英、法等國卻連續穩定增長。
德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基礎研究工作是通過政府資助形式完成的。資助對象有研究機構(大學、研究中心等)和由國家研究委員會認證的國有科研部門。
據統計,德國75%的生物醫藥R&D投入是通過研究中心、項目中心等實施的。為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他們先后啟動了“生物醫藥產業2000計劃”、“2001年生物
醫藥產業發展綱要等,在生物醫藥R&D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這些資助缺少明確的技術性目標。在生物醫藥公共研究開發方面,德國擁有自己的特色科研體系,包括92所大學的科學系或醫學系,以及各公共部門所屬的生物制藥研發機構。這些研發機構主要從事生物科技、科技中介、臨床試驗等方面的研究活動。幾乎所有的生物醫藥
企業都與大學、公共研究機構有著密切的合作。其中,生物技術公司主要是利用國家知識創新基地從事研發創新,而大型的制藥企業主要是尋找全球合作伙伴,打造制藥產業基地。
知識和資金是德國生物醫藥創新體系的主要因素。知識來源主要是大學、公共科研機構,生物醫藥產品的創新與發展主要來自制藥企業。
此外,生物技術公司也在技術創新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在資金方面,私人資金、風險投資在近些年德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其結構性的變化對高新技術企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從一個早期階段到晚期階段的重大轉折時期,風險投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