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28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期,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及相關行業協會,對網絡
藥品銷售進行了專題研討。作為
電子商務和藥品流通行業的主管部門,下一步商務部將結合《網絡零售管理條例》的制定,對包括藥品銷售在內的網上零售行為進行全面規范。”日前于濟南召開的“第六屆中國成長型
醫藥企業發展論壇暨藥物發展研討會”上,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巡視員溫再興表示。
在論壇上,溫再興還介紹了我國醫藥流通行業前三季度的運行情況,以及如何幫助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健康成長的思路。論壇由中國醫藥物資協會、濟南市人民政府、天津藥物研究院共同主辦。
落實流通“十二五”規劃
溫再興介紹,今年以來,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在加強藥品流通行業管理方面開展了以下工作:
把握行業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落實《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目前,部分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已根據要求,完善了工作體系,完成了各省市藥品流通行業2011~2015年發展規劃的制訂。
細化《規劃綱要》配套措施,為行業改革發展奠定基礎。
積極配合醫改工作,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增強服務意識,加強調研和與相關部門的協調,解決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行業結構調整方面,了解行業兼并重組狀況,為企業出謀劃策;在完善藥品流通體系方面,重點探索“放心藥”下鄉的實現模式;在發展現代物流方面,商務部在北京召開了現場會,啟動實施醫藥物流服務延伸示范工程,引導企業為醫療機構提供各種專業化服務。(下轉8版上接1版)
加快行業標準體系和基礎建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目前,《醫藥物流服務規范》、《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藥品批發企業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等標準已經起草,等待審核批準。
加強藥品流通秩序規范,創造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下一步商務部將結合《網絡零售管理條例》的制定,對包括藥品銷售在內的網上零售行為進行全面規范,并加大對合法藥品交易網站的宣傳力度。
前三季商業形勢良好
在談到我國藥品流通市場的情況時,溫再興說:“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藥品流通市場消費需求活躍,行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一是醫藥行業供銷增長平穩。我國七大類醫藥商品購進總值為590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增速提高了4個百分點;銷售總值為620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增速提高了3個百分點。二是醫藥商業效益水平穩中有升。全國規模以上商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4245億元,實現利潤90.5億元,平均利潤率為2.1%,毛利率為8.5%,費用率為5.8%。重點企業盈利能力不斷增強,拉動了行業效益水平的平穩增長。
溫再興指出,我國醫藥商業能夠取得快速發展,與良好的外部經濟政策環境是分不開的。
一是宏觀經濟環境推動。國民經濟總體較好,新醫改釋放的醫療需求,為行業改革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是企業并購重組,推動了藥品流通結構調整。國藥、華潤等大集團加速了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近3年的數據顯示,前100位的藥品批發企業發展速度高于行業發展速度,成為醫藥行業整體素質提升的主要原因。
三是新醫改拉動了基層用藥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我國對基層藥物的銷售額達到425.5億元,其中對縣級以下機構的藥品銷售額為60.8億元,對新農合醫療單位的銷售額為42.6億元。
四是加強了現代醫藥物流管理。
扶助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在談到如何幫助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健康成長時,溫再興指出:“商務部在推動藥品流通企業加快兼并重組、做大做強,逐步提高行業集中度的同時,也高度重視發揮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支持專業化和有特色的中小藥品流通企業做精做專,發揮獨特優勢,占領特色化細分市場;支持老字號藥店做長做久,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引導一般中小藥品流通企業通過市場化途徑,加盟或并入大型藥品流通企業,發揮現有流通資源的作用,實現規模化經營。
二是在醫改中注意保護藥品流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在制定相關醫改文件時,要反映中小藥品流通企業的訴求。
對于中小企業轉型之路的選擇,商務部也十分重視,尤其是藥店聯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商務部的關注。不久前,商務部召開了“藥店聯盟座談會”,探討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辦法,就藥店聯盟的發展模式、主要功能及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探討。
據記者了解,截至2011年8月,我國共成立13家省級藥店聯盟,覆蓋17個省市區,參與的連鎖企業數量達510家,涉及門店15800多家,年銷售額達209億元,成為藥品零售業中規模最大的經濟聯盟體。
溫再興認為,藥店聯盟是我國藥品零售行業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一種新的經濟合作形式,符合商務部頒布的“十二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有利于積極應對醫改帶來的中小企業生存困難問題,將對藥品零售業未來的變革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其積極作用已初步顯現:
一是“聯采分銷,共同配送”的方式,實現了規模采購效益,最大限度減少了中間環節,增強了議價能力;二是抑制了會員企業間的惡性價格競爭,減少企業內耗,加強行業自律;三是共享管理經驗,共同開展人才培訓等活動,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四是部分藥店聯盟采用貼牌生產的形式,樹立了零售企業品牌形象。
不過,溫再興也指出了藥店聯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缺乏政府主管部門指導和規范,有的聯盟成員相對松散,缺乏凝聚力等。“藥店聯盟能否健康生存與發展,有待于在醫改的深化推進和行業改革發展進程中進一步觀察。商務部對此將采取積極態度,進一步加大指導力度,引導聯盟由簡單的價格、營銷聯盟向以資本為紐帶的緊密型聯盟過渡,實現服務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管理信息化;組織開展交流活動,介紹成功經驗、推廣好的做法;搭建融資平臺,在加強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和促進商圈融資工作中,將藥店聯盟納入有關政策范圍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