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3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日已有6個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先后開工建設,緊隨其后,還將有10個大項目陸續開工,計劃總投資超過50億元。”日前,筆者走進省城東部的石家莊高新區,看到這里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石家莊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批項目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一定會給高新區、給省會帶來更強大的創新氣場。”
創新是高新區的使命。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作為全國首批、河北最早、省會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高新區正在加快科技創新的腳步,努力開掘轉型發展的核心動力。
集聚創新要素,讓高新區真正走向“高新”
在剛剛結束的2011中國·石家莊國際投資合作洽談會上,石家莊高新區滿載而歸:投資51億元的中國光纖網絡集團傳感器項目等6個項目成功簽約。
“創建全國一流創新園區,建成科技創新先導區,必須加快集聚高水平創新要素,讓高新區真正‘高新’。”石家莊高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高新區成立20年來,聚集了各類企業2600多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90家,初步形成了生物與現代醫藥、信息網絡、精密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但產業結構中一些深層次問題依然突出,真正有影響力、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能夠帶動整個產業集群的企業還很少。究其根源,在于科技創新不足。
打造創新要素聚集地,著力點、突破口選在哪呢?
科技項目是集成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今年,高新區管委會對2008年出臺的《項目進區標準與程序》進行了重新修訂,新版“標準”從科技含量、產業類型、投資強度等方面進一步提高了項目進區門檻。在此基礎上,高新區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瞄準跨國公司、世界500強和國內知名企業進行招商,成效初顯。據介紹,今年以來,高新區共引進億元投資以上建設項目31個,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總部類項目5個,高端研發類項目10個,中小科技型項目24個,產業化項目20個,總投資363億元。華藥、石藥、石家莊四藥、北京萬全醫藥、上海桑地亞、香港富麗華德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總部、研發機構和生產基地紛至沓來。
“高端產業是創新要素最密集的產業,集聚創新要素,引進和發展高端產業至關重要。”石家莊高新區工委管委辦公室副主任丁飛燕說,生物醫藥產業是高新區的比較優勢,著眼于讓優勢成為“勝勢”,高新區積極推動產業向高端演進。今年以來,高新區把河北省(石家莊)高端醫藥產業園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推進,現已引進建設了石藥、以嶺兩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國首家軍地合作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8個高端研發實驗平臺,同時還吸引了美國西南醫學院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李全貞、中國干細胞研究領軍人物趙春華、上海桑迪亞等350多位(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來區創業。“到2015年,這里將努力打造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超千億元的高端醫藥創新集群。”丁飛燕說。
與此同時,高新區還眼睛向內,引導區內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打造企業發展的創新“新引擎”。去年以來,高新區組織8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參加對標行動,通過技改項目的實施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內生增長動力。維生藥業是世界維生素C生產的龍頭企業,1995年剛入區時產量只有3000噸,經過六次技術改造,在沒有擴大一畝面積的情況下,產量提高到了年產4.5萬噸,明年可達到6萬噸,占全球市場的30%以上,處于絕對龍頭地位。對標高端,成就企業內生增長。今年以來,高新區重點對標企業實施技改項目39項,總投資23.5億元,這些技改項目竣工投產后,可新增產值54.5億元,稅金6.2億元,將成為全區工業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聚創新要素,變發展活力。高質量、高水準創新要素的不斷聚集,正讓高新區產業結構高端化、布局合理化、發展集聚化的轉型之路日漸清晰,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發揮支撐作用明顯。
打造創新平臺,育苗造林加速培育“小巨人”
“這1000平方米的場地,完全可以滿足企業產業化的需求。”近日,在位于高新區東區的宏昌工業園,前來察看場地的石家莊維埃溫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史記華興奮地告訴筆者。
維埃溫特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研究口蹄疫疫苗佐劑的公司,原在石家莊科技中心孵化,只有一個200平方米的場所進行辦公和實驗,研發產品完成實驗室階段后,開始面臨“成長的煩惱”,苦于沒有廠房進行批量生產,而宏昌工業園的啟用,讓公司難題迎刃而解。
“企業過了孵化期進入到加速期后,對于生產廠房、配套服務設施的要求更高,宏昌工業園就是一個準加速器。目前這里有11家像維埃溫特這樣處于成長期的企業。”石家莊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朱建友介紹。作為醫藥研發基地,宏昌工業園不僅包括六個工業獨棟廠房及兩個5000平方米的研發樓,還投入1900余萬元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生物醫藥研發中心,提供醫藥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服務,受到中小型醫藥研發類企業歡迎,開園伊始就被占滿。
原始性創新和集成創新不夠,是目前各地高新區發展仍存在的問題。為此,高新區加大孵化器、加速器建設力度,打造中小型科技企業孵化培育平臺,育苗造林,以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培育行業“小巨人”。目前,高新區已建成各類孵化器10個,孵化面積近7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512家,已先后培育出了以嶺藥業、先河科技等一批明星科技企業。
“過去比較重視孵化器的建設,著重培育種子期企業,但在促進企業成長的加速器建設方面還明顯滯后。”朱建友說,高新區正在籌建一個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專業企業加速器,它將集孵化、生產、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于一體,可以滿足更多處于成長期企業的需求。
此外,為集成各孵化器的優勢、推進資源共享,今年,高新區還成立了科技企業孵化器聯盟,打造孵化器、加速器和專業園區三級孵化體系,幫助落實各級政府對孵化器的優惠政策,加強對各孵化器的指導與協調,探索孵化器新的組織模式和運作模式,以此拓展科技型企業的發展空間,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持續發展。
發展科技金融,開掘企業發展“動力源”
最近,河北鐵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吉軍鼎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一直困擾公司發展的資金瓶頸終于有了解決的途徑,公司通過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成功融資5000萬元。
“這是我省首次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集合債券,共為9家企業融資近5億元。”石家莊高新區科發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志廣介紹,集合票據、集合債券是募集資金的一種新方式,與普通銀行貸款相比,具有擔保范圍廣、用款期限長等特點,更適合中小型企業融資。
融資難,是科技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普遍也是最緊迫的難題。據調查,石家莊高新區有近6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均存在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的問題。如何實現技術與資本“無縫對接”?高新區積極發展科技金融,大力推進創業投資,探索多元投資體系,為企業創新提供有力支撐。2010年3月,高新區成立科發投資有限公司,針對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不同融資需求的企業,構建多層次融資平臺。
“我們為企業量身打造了多種服務形式。”張志廣說,為處于種子期、初創期的企業提供天使資金、創新基金、風險投資等金融服務;為處于快速成長期的企業提供金融租賃、風險投資、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金融服務;為處于穩定成長期的企業提供發行集合債券融資、統借統還貸款等金融服務;對具備上市條件的企業提供介紹推薦私募股權融資、培育上市等金融服務手段。
去年以來,高新區在我省首倡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幫助區內臧諾公司以“臧諾”商標為抵押,獲得河北銀行一年期商業貸款165萬元。此外,幫助冀凱集團憑借11項專利權,取得中國銀行500萬元的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幫助先河科技、博深工具、以嶺藥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上市。通過整合融資資源,創新融資產品,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增強科技企業的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建設創新園區的基礎。”高新區“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今后將不斷加大投入引導力度,引導企業從注重生產性投入向注重創新性投入轉變,確保5年內高新區的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總數達到石家莊市6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石家莊市70%以上,當年上市企業數達到全省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