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23 0:00:00 來源:
未知
“過去,我們清晰地看到汽車行業如何走向衰退,現在類似的情況開始發生在老牌大藥廠。”
大型制藥公司面對成本不斷上升和銷售放緩的壓力,為了使利潤重新走回上升的道路,老牌大藥廠正在向汽車行業學習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汽車與藥品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共同之處,但高管們正試圖把這兩樣東西連在一起,把汽車行業的重組經驗應用到全球制藥產業鏈重組。這體現出大型制藥公司學習外部經驗的開放理念。
提高收益
以葛蘭素史克為例,今年9月,該公司與邁凱輪(Mclaren)車隊合作,學習邁凱輪車隊的工程師如何運用創新和工藝的改進應用到一級方程式比賽中。而在2009年,阿斯利康學習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和印度塔塔汽車(TAMO)專業的制造技術。
德國跑車制造商保時捷(VOWG_p)成立保時捷咨詢公司,為制藥公司提供咨詢服務。該咨詢公司為全球250強咨詢公司之一。
學習汽車行業專業的制造技術可以提高藥企的收益率,目前該行業投資資產的稅前回報為10%,而全球汽車企業的回報約5%。
當大型制藥商面對醫療費用削減、專利到期和新藥研發停滯不前,他們需要向汽車制造商學習如何精簡架構和削減成本。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歐洲制藥業務主管維維安·亨特表示:“過去,我們清晰地看到汽車行業如何走向衰退,現在類似的情況開始發生在老牌制藥公司。”
亨特在培訓課程中指出,即使汽車行業發生了大規模的結構調整,該行業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創新產業,同時在新興市場,汽車行業仍是一個成長的行業。
撤退到核心
曾幾何時,汽車產業的并購重組主要由西方大型公司主導。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upplierBusiness的研究報告,如今,大約70%的汽車價值來自于零部件供應商。
主要汽車制造商已撤退到只保留幾個核心業務,如品牌營銷、設計和關鍵部件的組裝如發動機和底盤。
現在汽車制造商主要從事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的組裝工作,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則向他們提供從汽車制動器、變速器,甚至到車體的汽車零件。
類似的趨勢將發生在制藥行業。隨著研發經費減少,越來越多的藥物來自生物技術公司和某些項目的外包,包括委托臨床試驗(CRO)。
截至目前,制藥公司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內部創造的價值,這也意味著制藥公司可通過像汽車行業類似的方式,把更多的項目外包給其他公司,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高的回報。
根據保時捷提供的數據,最近幾年汽車行業中新產品平均開發時間下降了28%,而藥品則上升了31%。
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發出警告,大型制藥商需要改變商業模式。
除了面對醫療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的壓力外,大型制藥公司還要應對新的競爭對手,如不斷冒出生物技術公司和仿制藥生產商。
兩極分化
羅氏公司總裁舍維林·施萬(SeverinSchwan)在行業會議上說:“我們正處在一個完美的風暴中。”他認為,制藥行業開始變得兩極分化,只有真正的創新公司,或效率極高的仿制藥生產企業才得以生存下來。
根據最近湯姆森路透的研究報告,隨著制藥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過去一年中,藥物研發的回報下降了近30%。這與過去汽車產業走向衰退時,有類似的地方。
瑞士信貸私人銀行(CreditSuissePrivateBanking)全球汽車產業分析師表示,歐洲的汽車行業并不總是能夠收回資本成本。
“但是,在生產成本方面,汽車行業可能會為其他行業的典范。”德勤歐洲制藥業務負責人西蒙·哈米特說,“高科技顯著降低了汽車的銷售價格,使更多民眾負擔得起購買費用。”哈米特看到了制藥行業與過去汽車行業的相似之處,但他的推論可能為時過早,因為新藥研發有其特殊性和運氣的成分。他認為,醫藥產業鏈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從汽車行業吸取教訓。
制藥公司熱衷于減少庫存,也需要小心其庫存的急速減少,避免拯救生命藥品的供應中斷。
波音公司生產的787夢想飛機(DreamLiner)案例表明,仿效汽車制造商的激進外包做法,可能是錯誤的。美國飛機制造商決定,依靠一個包含約50個合作伙伴的復雜供應鏈,致使項目的進度落后于進度表規定的時間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