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24 0:00:00 來源:
未知
隨著綠色回歸理念的日趨盛行及全球對健康的日益重視,我國中藥進出口增長步伐在逐步加快。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醫保商會)統計,今年1~9月,我國中藥類產品對外貿易平穩增長,進出口總額為21.98億美元,同比增長39.31%。
“從中藥外貿總體來看,出口主導的貿易格局依然保持。”醫保商會會長倪如林向記者介紹,受去年初以來中藥材和飲片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影響,價格因素成為驅動中藥產品進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今年前3季度,中藥出口達16.79億美元,同比增長41.89%;進口達5.19億美元,同比增長31.57%。
歐盟限令影響不大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受今年5月《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以下簡稱《指令》)過渡期結束的影響,我國部分企業趕在4月30日《指令》期限生效前提前完成出口 交易,導致前4個月中成藥對歐盟出口非理性激增,出口同比增長102%。自5月起,該《指令》對我中成藥出口的消極影響開始顯現,5月單月出口增幅快速回落到6%,而6月單月出口則呈現48%的巨幅下降,7月單月出口在巨幅下降趨勢下稍有回轉,同比下降40.13%。
然而,記者在廣交會上隨機采訪的幾家中成藥出口企業則普遍反映,歐盟的中草藥限制指令對我出口影響并不大。
廣藥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盡管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中成藥產品拿到歐盟成員國的藥品批文,但是2010年中藥出口歐盟2.5億美元,《指令》所限制的中成藥僅占1252萬美元。除了中成藥外,我國的單方配方顆粒、提取物、中藥飲片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這對我中藥出口規模影響不大。
據了解,歐盟2004年頒布的《指令》規定,對于已在歐盟市場以“膳食補充劑”身份銷售的傳統植物藥產品,允許再銷售7年,并在此期間允許采用傳統植物藥簡化申請的途徑來獲取藥品的合法地位。
曾經率先突破歐盟限令的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屆廣交會上展示了其特色“濃縮丸”系列中成藥產品。該企業營銷中心國際貿易部工作人員田亞男介紹,目前他們的產品出口至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尼、泰國、德國、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等27個國家和地區,并且在日本通過了認證,在加拿大實現了藥品注冊。今年前3季度,其出口額已達400多萬美元。
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指出,進入歐盟性價比低是最關鍵的因素。“從短期來看,因為中成藥出口金額不大,對整個中藥出口數據影響暫時有限。”他表示,由于歷史、文化傳統、地理原因,中國香港、東南亞是我國中成藥的主要出口地,而出口歐盟的份額非常少。
“走出去”意愿不小
“中藥要走向世界,就必須首先開展中藥文化的傳播,讓世界各國全面認識中藥。基于目前我們已經有不少中藥企業積極探索‘走出去’戰略,采取多項舉措開拓國際市場,主動出擊已經使國際市場對中藥的認可度大大提升。”倪如林表示,雖然中藥在全球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但長期以來,中藥只能在地緣、文化與國內接近的日本及東南亞市場打開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我國中藥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日本在大地震后,我中藥保健品對其出口一度受阻,呈現大幅跌落態勢,跌幅一度高達50%,直接導致上半年累計出口呈現負增長狀態,但從6月份起,我中藥類產品對日出口開始呈現恢復性快速增長態勢,1~9月份對日本出口累計增幅達到32.09%,出口額達到2.78億美元。
記者發現,中藥采購商多數來自東南亞或中國香港等地。新加坡醫保商會負責人亦向記者表示,中國是新加坡進口中藥的主要國家,雙方之間更不存在文化認同的障礙。醫保商會相關工作人員指出,目前中國香港仍是我中藥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作為中成藥對全球出口的中轉站,中國香港是我中成藥出口最集中的地區,出口比例高達41.7%。
據悉,北京同仁堂集團已經通過在海外設立連鎖店、形象店等,實現了產品-渠道-生產-研發-文化鏈式的輸出,用嶄新的營銷模式把中藥保健品帶到世界各地。自在香港建立第一家門店以來,同仁堂積極拓展海外銷售渠道,至2010年止,已在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7家零售終端,并建成了海外電子商務平臺。此外,同仁堂還在香港建立了研發生產基地,其開發的安宮牛黃丸等產品名揚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同時,還有一些藥企并不滿足于目前傳統的中藥外貿渠道,正積極從傳統東南亞市場向要求更嚴格的歐美市場挺進,并取得了可喜成績。廣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藥產品要全面走向世界,其根本出路在于在傳承中創新,提高技術含量,用高科技手段改造現有中藥產品的生產工藝和品種;與出口國實行就地聯合技術研發,以符合國外醫藥法規的要求。廣州奇星藥業有限公司就是通過與白俄羅斯心腦血管藥物研究中心合作,對中藥產品進行臨床研究,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隨著全球醫藥產業格局的不斷變化,中國醫藥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多參與國際競爭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如何在新一輪對外開放中,擴大‘走出去’步伐,適時通過投資、并購、合作等方式獲取國際先進技術和人才,進而搶占國際醫藥產業新的制高點,是能否實現醫藥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戰略性問題。”倪如林表示,商會方面正抓緊開展醫藥行業“走出去”問題戰略研究,并提議相關部門盡快圍繞此問題設立研究專題,組織相關人員共同商討制訂醫藥行業走出去整體戰略性發展規劃,并跟蹤落實。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