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27 0:00:00 來源:
未知
印度是一個植物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據印度農業部門的數據,印度國內已鑒定的植物資源約有45000種之多,約占全球植物資源總數的20%左右;這45000種植物中大約有10%已被認可有藥用價值。經過20年時間,印度的發展藥用植物生產與植提物加工業的政策已取得豐碩成果。
據印度商工部公布的一份報告披露,在上世紀80年代時,印度植提物出口總金額僅為中國同類產品的20%不到,而去年已直追中國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可見印度在發展藥用植物栽培和植提物出口方面已取得相當大的成就。而近據印度媒體報道,在一項全國性植物資源普查中有新發現,印度約有15000種藥用植物,其中1500種已得到開發利用,經常用作植提物原料的藥用植物約有500種左右。
大躍進式發展
印度擁有悠久的草藥使用歷史,國外稱其為“吠陀醫藥”。據印度商工部的報告披露,截至2010年底,印度已建成一批吠陀醫藥制劑工廠,其中規模較大的工廠有20多家,另有140余家分布在國內各邦。印度商工部的統計顯示,去年印度的植物藥加工業總產值高達500億盧比,目前共計生產1650多種植物藥。
印度不僅大力發展吠陀醫藥制劑生產,也鼓勵和發展植提物生產。印度政府組織了一批植物藥專家制定了發展印度植物藥生產和出口的新政策。印度政府更是大力鼓勵民間企業組織生產符合國際標準的植提物出口并予以出口退稅等優惠。此后,印度的植提物產業開始快速發展。據印度商工部數據,在過去10年里,印度植提物出口平均增速在12%~15%,這在國際植提物工業界屬于“大躍進”速度。
主攻美國市場
目前印度共計出口數百種植提物,其中藥用植物原料及其制成品約有上百種。去年印度共計出口植物制成品約5億美元,其中藥用香精油和香料植物產品占很大比例,而藥用植物及制成品出口金額約1億多美元,占國內吠陀醫藥業總產值的10%左右。在印度出口草藥產品中,60%為印度特有植物加工產品,30%為植提物產品,另外10%為吠陀醫藥制劑。由此可見印度的民間草藥制劑已得到歐美發達國家醫學界的承認,主要銷往歐美國家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及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
相比之下,我國的中成藥制劑主要銷往中國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各國和日韓等深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國家。中成藥在打開歐美國家市場方面還有較長的路要走。據F&S的報告中指出,2010年出口藥用植物最多的國家排序為:加拿大,出口2.473億美元;中國,出口2.096億美元;印度,出口1.059億美元。
中國在2005年最高峰時曾出口藥用植物高達3.442億美元,但近年來呈現出口數量下滑的趨勢。這一情況與歐盟國家普遍經濟不景氣以及歐盟幾年前設立了更嚴厲的植物藥市場準入規則等限制外國植物藥產品進入歐洲的貿易壁壘措施,從而導致中國的藥用植物原料出口歐盟數量銳減有關。而印度則巧妙避開了歐盟藥用植物貿易壁壘,專攻美國市場。據悉,印度企業專門為美國人生產所需的各種熱銷膳食補充劑的植提物原料,如具有降糖作用的印度苦瓜提取物、匙根藤提取物、葫蘆巴提取物和姜黃素等,從而推動印度植提物出口金額的逐年提高。
據印度商工部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印度有好幾種藥用植物原料出口在國際市場占優,如:車前子殼,約占國際車前子殼市場的70%~80%;狹葉番瀉葉,約占國際市場的6成左右;葫蘆巴,約占國際市場5成左右等等。
我國對印度出口植提物和藥材產品主要有青蒿素及其制成品、植物色素以及川楝子和墨旱蓮等一些藥材,而印度則主要對中國出口藏紅花、蘿芙木、刺毛藜豆、珠子草、薄荷素油(國內企業主要用其加工成薄荷醇等產品)、柯子、余甘子等藏醫藥所需藥材,而內地中藥加工業則較少使用印度藥材。去年,中印兩國的植物藥進出口交易額合計約有8000多萬美元,印度已成為我國第二大出口植物藥和植提物市場。由于經濟不景氣,我國植提物出口傳統市場——美國和日本已退居印度之后。這一新形勢值得廣大中藥出口企業注意。
總之,隨著印度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內植物藥加工業的迅速發展,今后印度有望成為我國中藥材等植物藥、植提物的新出口大市場,國內企業應加大對印度市場的調研和開發力度。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