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27 0:00:00 來源:
未知
出口萎靡、藥品價格下跌、中藥材價格飛漲、抗生素管理趨嚴,諸多因素讓醫藥行業在2011年遭遇了較大壓力,二級市場上醫藥股跑輸大市,“墨色”濃重。同時,行業內部的大部分細分行業的整合將是一個必然趨勢,而國家擬將出臺的政策也將推動這一整合,未來醫藥行業將在政策驅動下加速行業內部整合,提升單位資產的收益率,在這一力量的推動下,相關企業將面臨重要的投資機會。
成本上升壓力明顯
2011年,醫藥制造業的整體成本壓力較大,行業整體毛利率水平在2011年8月已經下滑到27.20%,而2009年和2010年同期的毛利率水平分別為30.01%和29.46%。全年主營業務成本增速明年快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水平,其中累計同比增速顯示,2011年10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速為30.29%,而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速為33.95%。
受成本驅動的毛利率下滑影響,醫藥板塊表現不佳。2011年1-11月,醫藥生物板塊跑輸滬深300指數8.09個百分點,跑輸中小板指數5.13個百分點。上半年醫藥生物板塊走勢大幅弱于大盤,下半年隨著政策環境回暖,走勢逐步趨強,相對于大盤跌幅收窄。化學原料藥和化學制劑跌幅靠前,成本壓力較大的中藥類亦出現了較大的回調,而處于行業高景氣階段的醫療器械行業和醫療服務跌幅相對較小。
目前,醫藥板塊絕對估值(TTM整體法剔除負值)處于三年行業均值中和-1倍的標準差之內,處于合理的區間,但相對滬深300和全部A股的估值分別為2.96和2.37倍,位于估值高位。這主要由于滬深300的權重股中如銀行、地產等受經濟政策的影響,該部分的估值處于歷史的低估值階段,從而以此為對比的相對估值持續走高。
行業政策促進內部整合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國務院、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多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加快產業內部結構調整,鼓勵技術創新,對創新企業給予扶持。先期公布的規劃有“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十二五”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這些規劃要求促進醫藥流通行業集中,發展疫苗、單抗等先進生物醫藥技術,關注疾病預防和新型診療技術應用,提高基層醫療水平。這些規劃出臺有利于創新型、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勝出。
展望“十二五”次年,預計要出臺的規劃有中藥產業“十二五”規劃、醫藥包裝行業“十二五”規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醫療器械產業科技發展專項規劃2011-2015等。
目前,醫藥改革建立了基本藥物制度,醫療保障覆蓋全面,下一階段的目標是繼續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繼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推進醫藥制造業和流通環節深度整合。
醫改政策將主要致力于:第一、改善基層醫療機構軟硬件水平,合理分流患者;第二、覆蓋面初定后控制支付額,主要藥品價格控制、招標方式;第三、國家基藥制度構建,合理用藥,規避大處方等。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第一、藥品流轉環節過多,價格虛高;第二、醫院管理改革,即藥品價格改革等關鍵環節;第三、基藥目錄增補,為滿足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用藥需求。
預計今后國家將加大對衛生費用控制力度,使用各種手段破解藥養醫難題。藥品使用集中度提升,不合理用藥現象得到遏制,政策疊加效應顯現,各品種和生產企業分化加劇。
關注三細分子行業
心血管藥物
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轉變,工作壓力增大,精神緊張,職業和家務的體力勞動都大大減少,致使代謝放緩,人體自身調節能力降低,人體的血管及血液循環系統的發病率大幅提高。同時,物質生活的豐富,人民膳食結構的改變,特別是脂肪攝入量的提高,也會加速心腦血管的患病率。
心腦血管疾病多為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我國心腦血管用藥市場超過1000億元,年增速超過20%。目前我國的心腦血管西藥狀況是外企占據主導地位;心腦血管中藥有多靶點、副作用小、無抗藥性等特點。未來老齡人口占比提高后,特別是基層心腦血管用藥將加速擴容,以半自助治療方式的心腦血管用藥將大幅受益,如天士力等將會增速超過行業平均增速。
制藥設備和衛生耗材
在2011年2月發布新版本的GMP后,制藥設備的投資狀況明顯加速,在2011年3月投資增速出現突增,但是收入同比卻出現下滑,這與制藥機械企業的生產周期和收入確認的特點有關。根據制藥企業設備的生產周期和收入確認的特點,即:生產周期為6-12個月,收入中80-90%確認為制藥企業安裝調試后,2012年下半年,制藥機械企業將迎來收入確認的高峰,但收入增長速度未來將逐步放緩。未來增速亮點將是國外非規范市場投資的增速提升。
在基層醫藥市場進一步擴容和出口增長的情況下,基本衛生醫藥耗材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行業收入同比增幅40%。目前行業成本壓力較小,毛利率維持22%左右。成本的增長基本略低于收入的增長,成本壓力較醫藥制造業較小,未來在基層醫藥市場進一步擴容下,基本衛生醫藥耗材的擴容將持續;隨著國內醫療耗材附加值的提升出口交貨值的在2010年來新的周期內的快速提升也將進一步持續,銷售量的提升對業績的提升能力較強。
中成藥及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1-9月份主營業收毛利率為18.77%,比去年同期下降2.54個百分點,中成藥1-9月份毛利率為31.33,比去年同期下降4.60個百分點,成本壓力帶來的利潤的擠占空間明顯,其中中成藥的成本壓力遠大于中藥飲片的成本壓力。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中藥材價格回落對中藥企業特別是中成藥的業績將會有所提升。
未來成本壓力或緩解,產業一體化態勢明顯。從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來看,目前中藥的價格有所下調,但部分稀缺的動物藥材短期回調的態勢不明顯,多數藥材呈現回調或高位震蕩。雖然中藥飲片特別是中成藥成本壓力得到一定緩解,但由于原材料成本占中成藥比重較高,行業內主要中成藥企業已經開始向上游延伸以減少波動性和增加藥品材質安全性。未來中藥材價格的下調對布局上游產業原料基地較少的企業的毛利提升空間更大,如江中制藥,但從長期來看具有全產業鏈的中藥企業將更加具有業績穩定增長和產品質量安全來源可靠優勢,尤其是心腦血管類的中藥企業將更加明顯,如天士力、昆明制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