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3 0:00:00 來源:
未知
國內醫藥行業整合此起彼伏,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有關政策逐步明朗,醫藥行業整合大潮將繼續蔓延。
自今年5月商務部發布《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以來,產業對于規劃中提出的“全國要形成1~3家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大型醫藥商業集團,20家過百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的目標相當敏感,紛紛開始內延外擴。而對現有大型醫藥集團而言,從內部整合的基礎上展開對外并購,無疑是一條實現快速擴張的捷徑。
自國藥集團完善全國性布局始,上海醫藥致力于發展華東、華南、華北三大分銷區域,同時華潤、英特集團等也都加快了對內整合和對外兼并的步伐……種種跡象顯示,國內醫藥流通行業變革開始逐步走向縱深,境內并購、入境并購持續走強,醫藥巨頭的海外擴張步伐仍在加速。
兩大整合主模式
政策與資本顯然是掀起醫藥工業并購浪潮的兩大動力。政府大力推行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扶持醫藥流通領域龍頭企業,陸續出臺的“十二五”規劃更是讓醫藥產業整合指向“強”與“大”,而很多藥企都不差錢,因此行業內的并購活動風起云涌。
在國藥集團、上海醫藥、華潤醫藥三大藥企整體上市的帶動之下,地方醫藥集團整合也此起彼伏。如哈藥集團向哈藥股份注入三精制藥和生物醫藥資產,集團整體上市前不久獲得證監會批準;與此同時,廣藥集團或通過廣州藥業換股吸收合并白云山A的方式整體上市。
目前,醫藥行業整合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吸收合并,如上海醫藥以換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實醫藥和中西藥業,再向上藥集團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以及向上海上實發行股份募資購買香港上市公司上實控股的醫藥資產,“新上藥”再發行H股,最終實現A+H上市;二是發行股份收購集團資產、股權,如哈藥集團重整后,哈藥股份將成為集團整體上市平臺,并控股三精制藥。
上述兩種方式有一個共性,即集團藥業、商業、生物醫藥等資產全部集中于一家上市公司。有業界人士指出,這與現行的中國醫藥體制有關——近兩年國家實行基本藥物招標,導致藥廠出廠價重挫,且限制使用抗生素對醫藥企業“打擊”也很大,而被認為潛力巨大的生物制藥又需要大量資金,因此集團將傳統中西藥、生物藥及商業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未來,醫藥工業并購或將成為整合新趨勢。上海醫藥明確表示未來并購重心將轉至工業領域;華潤北藥頻頻發力,擬以4.04億元將北藥集團旗下4家中藥類公司打包注入華潤三九,將大輸液專業化制藥公司上海長征富民金山注入雙鶴藥業,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流通縱深產業鏈
“目前全國醫藥行業有5600多家企業,以及超過16000家的醫藥經銷商和連鎖零售企業。行業整合活動將繼續推動中國醫藥行業的并購交易。”根據德勤中國的報告《新時代:中國醫藥市場機遇無限》稱,2011年,整合型交易的強勁勢頭持續,上半年完成交易16宗。其中,推動投資增長主要包括上海醫藥集團、國藥集團和哈藥集團等。
在搭好板塊框架、清理內部同業競爭后,醫藥企業整合也開始向縱深發展,意在面向全國的流通渠道。
由于中國醫療保險覆蓋率不斷上升,藥品消費快速上升,醫藥流通領域盡管總體利潤不及醫藥工業,但渠道為王使得眾多藥業紛紛出擊。
今年夏天,美國輝瑞一條消息引發投資者高度關注:公司擬與海正藥業及全資子公司海正藥業(杭州)有限公司投資2.95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據悉,目前雙方合資事宜進展順利,今年末明年初有望正式宣告成立。海正和輝瑞將為新公司注入等值的資產,海正注入產品+資產,輝瑞注入現金+產品,合資公司營銷工作將由輝瑞方面負責,進一步擴大雙方醫藥商業的經營規模。
同時,九州通亦于今年宣稱聯手京東商城打造醫藥電子商務平臺。而中型流通企業英特集團、浙江震元等則計劃通過加大并購和項目擴建拓展醫藥流通業務。前者先后完成對多家公司的并購、籌建藥材公司,并推進物流平臺建設;后者推出5.3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用于直營門店及營銷網絡建設、現代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建設等。
深度整合策動
今年以來,無論是生物制藥的“十二五”規劃,還是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整個醫藥板塊都不缺催化劑。在人口紅利褪去以及老齡化的大趨勢下,符合未來政策導向以及消費結構的醫藥股仍處于黃金增長期。然而,醫藥股一榮俱榮的時代已經過去,沒有研發能力、渠道優勢以及產品定價權的公司將逐漸邊緣化,最后能夠生存下來的主要有兩種:走在技術和研發前沿的生物技術公司以及能夠借助醫改等機遇進行橫向整合的公司。
事實上,2010年衛生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就已經明確了醫藥行業的整合方向。
2011年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國務院、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多部門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加快產業內部結構調整,鼓勵技術創新,對創新企業給予扶持。先期公布的規劃有“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十二五”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這些規劃要求促進醫藥流通行業集中,發展疫苗、單抗等先進生物醫藥技術,關注疾病預防和新型診療技術應用,提高基層醫療水平。這些規劃出臺也對創新型、綜合實力強的企業給予最大鼓勵。
“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十二五’規劃對醫藥市場具有重大影響,不僅有助于建立基本醫藥衛生制度,而且將提升醫療衛生整體消費,促進市場整合,平衡中國中西部地區醫藥發展及鼓勵研發和創新。”德勤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全國領導人吳蘋認為,在“十二五”規劃以及老齡化、財富轉移和城市化人口的驅動下,中國有望在十年內成為全球第二大生命科學與醫療市場,專利藥、OTC和仿制藥均有廣闊前景,跨國和本地企業對及時擴大市場份額和優化銷售渠道的迫切需求,顯著推動了行業并購活動。
展望“十二五”次年,中藥產業“十二五”規劃、醫藥包裝行業“十二五”規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醫療器械產業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等仍將進一步促進產業深度整合。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政策性組合拳已構成推動醫藥行業大整合的歷史性機遇。醫藥公司的并購高潮不斷,而“做強做大”是醫藥行業重組并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持久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