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5 0:00:00 來源:
未知
2011年是落實《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沖刺近三年醫改重點任務目標的攻堅之年。新一輪醫改究竟走了有多遠?進入“深水區”的醫改如何繼續前行?
新農合作用幾何?農民看病能報銷
2011年12月1日上午10點多,北京西城區福州館前街2號的張奶奶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買藥。張奶奶年逾六旬,患有高血壓,最近又查出糖尿病,每個月都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三趟。“雖然經常看病,但花的錢不是太多,大部分通過醫保報銷了,我們真的非常省心。”張奶奶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盤點3年醫改,樂呵呵的“張奶奶”數量迅速攀升: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面的擴大,讓城鄉居民參保總人數從11.33億增加到12.95億人。其中,新農合參保人數達到8.32億人。與醫改之初的2008年相比,我國參保人數增加了1.62億人,全民基本醫保已經惠及全國95%的人口。我國用3年時間幾乎走完了西方國家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目前,我國以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三項制度為主體,城鄉醫療救助兜底,其他多種形式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醫保體系不斷健全。在剛剛落幕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承諾,2012年中央財政將繼續推動各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相互銜接,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的財政補助標準將從2011年的年人均200元再提高40元,增至240元。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教授就此評價說,我國在短短幾年內用三大醫療保障制度覆蓋了90%以上的城鄉居民,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由于城鄉二元分割、傳統戶籍制度及大規模人口流動等現實因素的制約,加之醫療保障制度的城鄉分割與經辦分割,致使少數人群仍然沒有參加基本醫療保障,這是我國全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的一個突出問題。下一步醫改的重要目標就是整合制度安排,優化管理與經辦機制,加快基本醫療保障城鄉統籌步伐。同時,提高基本醫保的統籌層次,基本實現省級統籌。這是提高醫保公平性的需要,更是完善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機制的重要條件。
藥價可降下?結束“以藥補醫”歷史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凱瑞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診室,52歲的李崇慶又來開藥了。給他開方的全科醫生王美玉在診斷后說,他患了腹瀉,開出的是阿米卡星注射藥,共計2.8元。李崇慶說:“以前開這些藥得幾十塊錢,現在這里的藥價比藥店還便宜。”
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近期五項重點改革之一。2011年9月,國務院醫改辦宣布,全國31個省(區、市)均實現了在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并實行零差率銷售,我國基本藥物制度已初步建立。國務院醫改辦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基本藥物在基層的銷售價格較制度實施前平均下降約25%。
通過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政府在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中構建了一套新的藥品流通服務體系,也促使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變革。
此外,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契機,由政府主導的省級非營利性藥品集中招標平臺在全國廣泛建立,以省為單位、主要生產企業、量價掛鉤、集中支付、全程監管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機制逐步建立和推廣。
國務院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表示,破除“以藥養醫”機制,最大的難點在于建立新的補償機制。我國已明確通過兩個補償渠道:增加政府財政補助、適當調整技術服務價格。提倡收取一般診療費或藥事服務費,它體現了醫務人員的勞務技術價值,同時能更好地補償基本藥物零差率造成的補償不足。應探討建立一個長效機制,讓醫保能持續補償基本藥物。同時,財政補貼的及時性也很關鍵,必須將財政補貼列入政府預算。此外,基本藥物制度改革的一個突出問題是2009年制定的基本藥物目錄不能滿足各地用藥需求,需要進行動態調整;還要建立合理科學的定價機制,保證基本藥物的質量和供應等。
政府投入多少?基本公衛服務均等化
近日,四川省新津縣共和村村民侯曉東因感冒到村衛生站看病,買藥時,侯曉東刷一下健康卡,總額10元,當場通過醫保系統及時報銷了0.23元。四川省新津縣不僅將衛生站進行標準化建設,還納入縣、鄉、村區域信息一體化管理系統中。共和村村民的健康管理服務,從體檢、患病情況、看病經歷等已經全部納入電子健康檔案系統、電子病歷系統,一刷健康卡,全部能看見,同時還可以實現醫保即時結算。
國務院幾年前頒布的《醫改近期重點工作實施方案(2009-2011年)》,將基本公衛服務逐步均等化概括為四項任務:基本公衛服務覆蓋城鄉居民;增加國家重大公衛服務項目;加強公衛服務能力建設;保障公衛服務所需經費。2011年,國家人均基本公衛服務經費標準由2009年的15元提高至25元,服務項目也由最初的9大類21項擴展到10大類41項。
截至2011年9月底,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面開展,城鄉居民規范化建檔人數達到6.2億。目前,基層衛生隊伍無論是從數量、質量還是結構來看,都與服務提供的要求有距離。在未來制度的設計和實施中,特別是在資金分配和責任劃分等方面,應多考慮不斷健全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