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9 0:00:00 來源:
未知
據《人民日報》1月6日訊,
衛生部部長
陳竺在昨天召開的2012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指出,“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全面取消“以藥補醫”,理順補償機制。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努力創造條件,落實取消“以藥補醫”相關政策,充分發揮醫保補償作用,穩步推進價格改革,爭取“十二五”期間在全系統穩妥有序地革除“以藥補醫”弊端。今年300個試點縣先行推開,力爭2013年在縣級醫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醫院全面推開。
多年來,“看病難、用藥貴”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其中藥品流通混亂、監管不力、醫藥腐敗造成的藥價虛高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同時,我國多年實行“以藥補醫”政策,誘導醫院賣貴重藥、醫生開大處方也加重了群眾的醫療負擔。因此,加強醫療制度改革、消除“以藥補醫”弊端勢在必行。昨天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主管部門為取消“以藥補醫”機制排出了具體時間表,這是一件體恤民情、順應民意、造福民生的大好事。
俗話說:有破必有立。如果只“破”不“立”,舊的“以藥補醫”制度革除了,新的后續政策跟不上,醫藥體制便會“斷檔”,或將導致醫藥市場和醫療秩序的混亂,那么這種改革便也走不長遠,甚至可能背離其改革的初衷。而醫療行業承載著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職能,關系著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實在是“亂”不起的。所以在革除“以藥補醫”弊端的同時,必須配套后續的制度保障和改革措施,以維持醫療改革的平穩健康發展。
首先,要配套財政補償機制。取消“以藥補醫”后,公立醫院應當回歸公益軌道,政府應當監控醫院的收費標準,其經濟收入也要與職工的福利脫鉤。而對醫院因取消“以藥補醫”形成的收入缺口,政府要配套落實差額補償和服務價格補償政策,以保證醫院有足夠的收益來維持其正常的經營運轉。同時,要加強社會公益保障,制定由中央和地方分級負責的財政投入政策,向全體公民免費提供包括計劃免疫、傳染病控制、婦幼保健、職業衛生、精神衛生、環境衛生和健康教育等在內的公共衛生服務,確保社會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其次,要改革醫藥營銷體制。在理順院內藥品管理的同時,要加強對藥品和醫用器材的開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管理。嚴格控制生產和銷售企業準入,規范新藥的研制、開發和生產,嚴防出現僅僅“換藥名、改劑型、改包裝”的重復性生產。改變藥品和醫用器材銷售方式,鼓勵藥廠與醫院的對接直銷。對基本醫療服務藥品由國家專管專營,積極推行政府集中采購、配送,大力減少流通環節,控制成本核算,加強價格管理,壓縮藥價虛高,徹底減輕群眾經濟負擔。
最后,要加強衛生行業監管。衛生行政部門要嚴格依法行政,加強衛生監督,嚴禁各種非法行醫,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對醫療行業要加強監管,嚴格規范醫院診療行為,改進服務流程,簡化就醫環節,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對醫療從業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職業責任和職業紀律教育,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對財務工作要嚴格管理,規范醫院物價上漲和各項收費,努力降低運營成本,適應取消“以藥補醫”后的資金壓力,大力推動醫療體制改革深入開展,最終達到徹底解決群眾“看病難、用藥貴”的既定目標。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