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口萎靡、藥品價格下跌、中藥材價格飛漲、抗生素管理趨嚴等諸多因素的壓制下,2011年醫藥行業在二級市場上跑輸大市。但龍年伊始,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開始進入機構的視野,繼華寶興業基金宣布推出華寶興業醫藥生物基金后,近期多家機構發布報告表示看好醫藥板塊未來走勢。業內普遍認為,在政策的推動下,醫藥行業快速提升的市場空間,使該行業面臨重要的投資機會。
繼春節前科技部印發《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后,前不久工信部發布《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對我國醫藥行業未來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夺t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未來五年醫藥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目標分別為20%和16%;基本藥物生產前二十位企業要占到80%以上市場份額;原創藥物達到30個以上。
國金證券(600109,股吧)對此評述說,上述規劃對“十二五”期間醫藥行業發展提出了很高的目標,創新和集中度提升是明確思路,相信在規劃指引下,行業內的優秀公司會面臨新一輪機遇。目前行業的負面政策只是短期的波折,堅持下去的企業必然能夠迎來春天,因此維持對行業長期看好的觀點。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則認為,“十二五”期間醫藥工業將保持高增速,創新和集中度提升成為主旋律。東海證券預計醫療器械板塊2011年收入增長約30%,凈利潤增長約25%;受技術進步、消費升級和基層放量等刺激作用,預計該板塊2012年收入增長25%-30%,凈利潤增長20%-25%,整體保持較好的成長性。
“市場經歷前期大跌之后,目前醫藥行業估值僅19倍,處于歷史最低位,一些前期預期過高的小股票正在去泡沫,許多個股的投資價值已非常顯著。”興業證券(601377,股吧)研究報告指出。相關資料顯示,醫藥行業在資本市場中一直以高成長性著稱,在國際、國內股票市場上都曾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此外,醫藥板塊中也不乏“牛股”。根據申萬醫藥生物板塊分類,自998點以來(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盤中最低點),板塊漲幅前13位的個股上漲幅度全部超過1000%。
近年來,受醫藥行業快速增長、上市公司日益增加、市場對醫藥板塊認可度提升等因素影響,A股醫藥生物行業的市值占比不斷提高,截至2011年底,我國醫藥生物行業的流通市值約6868億元,占A股總流通市值的4.20%,在各板塊中排名第6。根據全球知名醫療咨詢機構IMS Health的統計,2010年全球藥品市場規模達到了8564億美元,同比增長4.1%,其中中國藥品市場的增長貢獻最大,2010年達到322億美元,位居全球第5位,同比增長23%。
華寶興業醫藥生物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范紅兵表示,中國醫藥(600056,股吧)行業快速發展的內在驅動因素體現在龐大的人口基數、居民收入增加、老齡化、城鎮化、社保制度完善等方面。截至2011年底,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2181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均保持穩定增長,人均GDP已達5541美元,從國際經驗來看,一旦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醫藥消費將迎來拐點,實現快速增長。范紅兵表示,正在發行的華寶興業醫藥生物基金將投資醫藥生物相關股票的比例不低于股票資產的80%,其可投資的醫藥行業包含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制劑、中藥飲片、中藥制劑、醫療器械、醫藥商業、醫療服務、生物制藥和生物農業等。
值得關注的是,《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對于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出了更加量化的指標,即到2015年,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的企業要達到5個以上,超過100億元的企業達到100個以上,前100位企業的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50%以上。為達到這一目標,工信部提出鼓勵優勢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支持企業進行上下游整合,完善產業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支持同類產品企業強強聯合,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對行業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大型企業集團。業內人士認為,預計隨著上述政策的逐步落實,行業的技術門檻和市場門檻都將進一步提高,相當一部分不具備行業競爭力的小型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龍頭企業在行業中的市場占有率將顯著提升。
范紅兵指出,《規劃》對醫藥行業發展制定了具體目標,有利于產業的優勝劣汰,促進創新,提高行業競爭力,長期來看將給醫藥行業發展帶來利好,短期內由于醫藥板塊前期調整幅度較大,政策因素可能刺激板塊反彈;雖然《規劃》的出臺可能會促成短期的主題性投資機會,推升部分中小市值公司股價,但從長期來看,考慮到未來行業集中持續提升的預期,依然建議關注各子板塊的龍頭企業,立足長遠遴選優質企業。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