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2/13 0:00:00 來源:
未知
在歐美制藥行業度過輝煌的黃金年代之后,專利藥到期、新藥研發停滯不前等因素正在迫使行業調整
懸掛在制藥業多年的“達摩克利斯劍”正在落下,專利藥到期高峰的到來已引發連鎖的負面效應。
日前,輝瑞公布去年第四季度財報:利潤下降50%,旗下“重磅炸彈”藥物立普妥(Lipitor)去年11月底在美國市場的專利保護到期成為業績下降的重要因素。幾乎同期發布財報的禮來公司表示,2011財年第四季凈盈利下降27%,主要是由于其暢銷抗精神病藥物再普樂(Zyprexa)的專利到期,對營收造成損害。
這其實并不太突然,在歐美制藥行業度過輝煌的黃金年代之后,專利藥到期、新藥研發停滯不前等因素正在迫使行業調整,跨國藥企在中國的策略也有所微變。
負面效應凸顯
新年伊始,負面消息接踵而來。伴隨著所交出的黯淡業績單,各大巨頭紛紛采取各種措施“過冬”。
2月初,阿斯利康透露,計劃再裁員7,350人,公司希望通過減員,在2014年前再削減10億英鎊成本。阿斯利康表示,由于仿制藥競爭導致公司損失接近20億美元,而公司旗下的抗胃灼熱藥埃索美拉唑(商品名:Nexium)專利已經在歐洲過期。公司首席執行官DavidBrennan表示:“市場排他性的喪失將使得2012年面臨挑戰。”
而禮來公司則表示,考慮到目前所面臨的專利權到期及財務壓力加大的問題,公司在2012年將不會提高員工的基本工資,這一決定將適用于全球范圍內絕大多數國家的員工。對此,禮來中國方面表示:“這些分支機構不包括中國地區,禮來中國作為增長潛力巨大,且增長勢頭強勁的重要新興市場之一,不會受到影響,會繼續執行加薪計劃。”
專利困境帶來的挑戰正在上演,即“公司賴以盈利的許多當家藥物的專利保護期行將屆滿,即將面臨更加廣闊的市場沖擊”,有數據顯示,藥物專利到期后,仿制藥在第一年可占據50%的市場,第二年可占據70%~80%的市場。除此之外,歐美各國在日益增長的醫保支付壓力之下,都開始對過去的醫療模式進行反思,試圖變革,以削減藥物采購成本,這令跨國企業的銷售雪上加霜。2012冬季達沃斯論壇也將目光聚焦于醫療保健模式的轉型,呼吁各國尋求新的醫療籌資模式,并將當前注重醫療的模式轉為注重預防,以降低成本。
在華謀變
“過去公司更強調銷售,現在開始強調利潤,傾向注重成本控制。”某跨國企業中國區市場部人士王小姐透露,她明顯感受到自己所在公司的變化。事實上,這正是跨國企業在華市場策略微變信號的釋放。
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被視為陷入困境中的跨國企業的“救命稻草”之一,愈發得到重視。對跨國企業而言,除了在全球層面瘦身節流外,緩解專利藥到期造成的利潤下滑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把仿制藥廠商納入自己的麾下。因此,在中國市場,跨國企業通過并購和聯盟等方式大力發展仿制藥也愈演愈烈,并購重組活躍,大規模的并購交易不斷涌現。
葛蘭素史克(GSK)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李博忠表示:“應對專利藥到期帶來的調整,收購一些本土藥廠,在仿制藥市場增加競爭力,是一些外資藥企不得不采取的策略。”事實上,GSK正在完成對南京美瑞的業務整合,這筆收購發生在2010年。
而在1月初阿斯利康泰州新基地的奠基儀式上,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大衛·史密斯表示:“‘專利懸崖’幾乎是所有大藥企面臨的難題,解決的方法無非兩種,一是加大研發力度,二是如泰州項目一樣,以消費者可以承受的價格,加大品牌仿制藥的供應。”在此之前,阿斯利康與廣東從化一家民營仿制藥生產企業——廣東倍康制藥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協議,擬著力抗感染藥品的生產和銷售,目標指向仍然是仿制藥市場。
而值得關注的是,無論是阿斯利康還是與先聲合作的默沙東,都明確透露“除了自己已有的品種,還將可能利用新的平臺仿制別的原研藥企業的專利到期品種”。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