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2/14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期,紅牛飲料因為添加劑事件備受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家樂福為首的各大型賣場已經停止對“紅牛維生素
功能飲料”銷售。紅牛公司消費者服務中心的
梁宏先生在接受39健康網專訪時表示,紅牛公司本著對于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十分理解超市對
于紅牛飲料全部下貨的行為。本公司已經將證明材料遞交給監管部門并向全社會予以公示,下一步紅牛公司將積極與超市溝通,相信廣大消費者很快又可以喝上安全、放心的紅牛飲料了。
紅牛陷入“添加劑門”
2月8號,哈爾濱一位學生在考試期間一天喝了4罐紅牛,其家長因擔心這種維生素功能飲料喝多了會影響健康,于是就找到了相關部門了解情況。而哈爾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紅牛進行查證的過程中卻發現,紅牛飲料罐體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劑的標注和有關文件的批文并不相符,配料中含有國家不允許在維生素功能飲料中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紅等諸多問題。
紅牛公司迅速做出反映,積極與監管部門配合,將黑龍江分公司進行抽樣調查,其檢測樣品已經被送往珠江路黑龍江省質檢中心檢驗機構進行檢測。
大型超市緊急下架
2月10號,據家樂福通透,家樂福總部對全國門店下發了關于2小時內全面下架紅牛飲料的通知,卜蜂蓮花、永輝超市等國內大型超市均接到總部要求下架的通知,并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送檢報告已經出爐
哈爾濱市藥監局官方聲明
2月11日,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社會發布公告稱,針對消費者關于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標簽標識與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內容不相符的投訴,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有關情況進行了核實:
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是衛生部1997年7月4日批準的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為衛食健字(1997)第327號,申請人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保健功能為抗疲勞。該產品申報資料中配方為水、白砂糖、牛磺酸、肌醇、賴氨酸、維生素PP、維生素B12、維生素B6、咖啡因、苯甲酸鈉、檸檬酸、檸檬酸鈉、香精、胭脂紅、檸檬黃。根據當時保健食品注冊管理的有關規定,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及說明書中可只載明主要原料。
目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正在依法對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并對有關產品進行監督檢驗,進展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國家食品質量管理檢驗中心聲明
與此同時,國家食品質量管理檢驗中心也對紅牛飲料的添加劑事件發表證明,原文如下:自1998年以來紅牛維他命飲料公司出品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產品一直由我中心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市場隨即抽樣轉型檢測監管,多年來的檢測結果表明,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均符合產品明示標準及相關衛生標準的要求,從未檢出任務相關的物質,產品品質安全穩定。近期,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間,抽檢產品其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
紅牛官方回應
2月10號,紅牛公司聲明表示,真誠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紅牛公司并承諾其在中國的產品不存在違規添加劑。該公司消費者服務中心的梁宏先生告訴39健康網編輯,目前“紅牛”已經和有關部門澄清了事實的真相,下一步會積極與超市溝通盡快讓產品重新與消費者見面。
相關閱讀:
紅牛1966年誕生于泰國,是全球最早推出能量飲料概念的飲料品牌,于1995年進入中國,并看中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空間,大力開拓中國市場,一時間,“提神醒腦、補充體力”、“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的廣告語鋪天蓋地。但是,并不是所有在海外市場的紅牛飲品,都擁有相同的配方。例如:歐美版本的紅牛是一種含碳酸的軟性飲料。加拿大版本的紅牛為了能通過該國的食品安全審查,是完全不含咖啡因、牛磺酸等提神劑,成分只有包括純粹的糖分與維生素B群而已,因此是以用“液態維生素補給飲料”的定位上市。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