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虎網醫藥網 > 醫藥資訊 > 風云人物 > 何建猷:做一輩子的好人

何建猷:做一輩子的好人

中國虎網 2006/4/29 0:00:00 來源: 未知
【人物名片】    何建猷:   1967年畢業于中山醫學院(現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后,她自愿赴廣東省湛江市最艱苦的徐聞縣前山鎮衛生院工作了13年。39年來,她一直從事內科教學、臨床醫療和科研第一線工作。現任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廣東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從醫近40年來,何建猷教授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她的事業、病人和學生。她幾十年如一日,像親人一樣幫助困難病人、同事和學生,是群眾公認的“做了一輩子好事的人”。2005年10月,在“建設和諧醫患關系與建設和諧廣東”戶外巡回論壇湛江站的節目中,其先進事跡第一次傳遍南粵大地。   【人生畫卷】    “從那個年代過來,什么都能看淡”   上世紀60年代,毛主席發表“六二六指示”,號召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這激蕩著何建猷年輕的心。    1967年從中山醫學院畢業后,本可以留在廣州的何建猷,選擇去當時湛江地區最艱苦的徐聞縣前山鎮衛生院工作。   她和幾個同時分配到那里的同學,坐上了去湛江的長途客車,一路上懷著對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如蘇聯電影里描寫的那樣壯美”的憧憬。30多個小時的舟車勞頓后,眼前的現實和理想開了個玩笑,她沒想到迎接她的是一輛緩慢的牛車和漫天的紅土。   后來生活的艱難,她這輩子都不能忘記,一個省城的大學生就這么被拋向貧瘠的荒蕪之中。占滿何建猷記憶的是那些小小的跳蚤,即使家里再干凈,它們也無孔不入,常常一咬一串疤痕。更困難的是當時醫療環境的極端惡劣,何建猷住的破舊木板樓,樓上住人,樓下就是診室,沒水沒電,平時遇到群眾外傷做個縫針手術,都得打著手電筒做。她的父母來看了她幾次,很心疼。   但就在那樣的環境中,何建猷很快以一個基層醫生的身份融進了雷州半島的群眾中……頭戴著竹笠,身背著急救箱奔走在當地十多條村莊中,何建猷搶救了許多生命。    給前山鎮群眾印象最深的是,只要誰家一有人得急病,何醫生就背著藥箱上門,有時病人沒錢買藥,她就自己先墊著,等病人有了錢再補交。   有一年大年初一,一個病人呼吸衰竭,請她出診,病人家離衛生院有20多里路,而且沒有車,她一路小跑趕去,遺憾的是她去到時病人已停止了呼吸,但看到病人家屬哀傷的面容,她立即口對口用力為病人吸痰。盡管她很瘦弱,氣力有限,還是堅持吸了十來分鐘,但因病人病情太重,最終沒能挽回病人的生命,為此她傷心了很久。   還有一回,一個小學生因溺水呼吸停止被送到醫院,何建猷接診后馬上采取急救措施,在當時缺乏醫療器械的情況下,她用口吸出了孩子呼吸道中的異物,前后搶救了一個多小時,終于挽救了孩子的生命,但她自己卻累倒了。為了搶救病人,何建猷經常是廢寢忘食,忘記了疲勞,忘記了自己。神經內科有個病人因腦出血呼吸衰竭,她積極協助搶救,自己胃病發作,就悄悄服藥后再繼續投入工作。   在那個生活都成問題的環境里,何建猷和同為醫務人員的丈夫卻通過各種渠道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何建猷還在當地培養了幾個赤腳醫生,沒有講義就自己編,沒有黑板就在樹下放塊門板貼上白紙……   本來可以在城里過舒服日子,何建猷卻選擇了過艱苦的生活,她難道就沒有抱怨過?“我性格內向,也很聽黨的話,黨安排我在哪兒就在哪兒,去了就沒想調出來,不然我的3個孩子不會都在那兒出生。我的生活雖然很艱難,但農村群眾的生活更艱難,他們每分錢都來之不易,所以農民來看病總要為他們多考慮一點。”   即使不為自己考慮,也沒為3個孩子的未來考慮過嗎?“對于孩子的培養,我們是讓他們走自己的路。我們夫婦倆都是醫務人員,沒有多少時間教育孩子。孩子們看我們白天上班,晚上為解決病人問題在煤油燈下翻書,自己也就養成了勤奮學習的習慣。”   有過那段經歷,何建猷的人生觀、世界觀得到了深刻的改變,也前所未有地體會到農村群眾樸實、深厚的情感。而與她同去徐聞的其他同學則全部早早離開了那里。   從那個年代過來,什么都能看淡。以至于后來的下鄉、義診、“抗非”,何建猷都不覺得辛苦,畢竟“現在已經有汽車到農村去了,以前才真的是苦,都熬過來了”。 “行醫近40年,得到的是大家都說我是好人”   1980年,因身體不好的父親調到湛江工作,在徐聞工作了13年的何建猷被調到位于湛江市區的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以方便照顧父母。徐聞的群眾知道何醫生要走了,非常不舍,何建猷留了電話、地址,讓他們到湛江看病就去找她。   到了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后,自知在學術上荒疏已久的何建猷開始拼命學習。她天天待在病房,中午就在值班室睡,晚上還去聽課。結果第一年就獲得大家的好評,她被推上講臺介紹怎樣從基層迎頭趕上的經驗;后來又做科研、做老師,漸漸就成了醫院呼吸內科的業務骨干。   但是,與城里的許多醫生相比,何建猷發現自己顯得格格不入。她寫病歷很慢,衛生廳要求15分鐘看一個病人,她就真的看那么久。別人3行就寫完診斷的,她要在詳細詢問、檢查之后,寫五六行才把診斷寫好。她開處方大多是10元8元,只以治好病為原則,能用廉價藥就不用貴藥,能用國產藥就不用進口藥,以至于醫生中她的提成最少。丈夫不解,她卻有點無奈,“馬馬虎虎看就快,一細心就看不了幾個。面對病人期盼的眼神我于心不忍,不能幾個字就把病人打發了。也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得那么快。”至于紅包,何建猷這么多年來從沒拿過,病人硬塞給她的時候就讓自己的學生送回去,“這樣他們就不好再給了”。   雷州市客路鎮一位農民,因意外受傷,先后花去了上萬元的醫療費,仍未痊愈,家境不好的他帶著東籌西借的3000元,前往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要求住院治療。何建猷了解到病人的實際困難后,對其進行了認真的檢查,認為并非一定要住院治療不可。她對癥下藥,并開具了后續治療的藥物處方,讓病人回家治療,病人取藥時驚訝地發現,藥費居然才20多元。談起這件事,那位已經痊愈的病人滿懷感激地說:“這半年來,我先后到過5家醫院,看過近十位醫生,但每次藥費都超過千元,而且看一次醫生開一次處方,還讓我住院。沒有誰像何醫生那樣,連我回家治療的處方都開好了,而且每次用藥都是十幾二十元的。遇到何醫生,讓我覺得像時光倒流,又回到了過去廉價醫療的年代。”   何建猷做醫生從不問病人出處。徐聞的群眾來找何建猷看病,她總是熱情接待,甚至把家里的床鋪騰出來,讓前來治病的鄉親們落腳,還自掏腰包給他們買飯盒。據說,她工作后上街買得最多的有兩樣東西,一是醫學專業書籍,二是飯盒。一般農村來的病人沒帶飯盒,她知道了便買來送給他們,有時還親自喂病人吃飯。    丈夫說她這樣的人出去社會寸步難行,何建猷自己評價說:“我很平凡,但做事前總能先想到別人。我不是當官的料,沒有魄力,只是老好人的性格。”   不過,她也感到“做得很辛苦,什么娛樂也不會”。就像別人常去的沐足她只去過一次,還是因為某次去外地會診時硬被拉去的。還有,她也沒有地方去吃飯,別的醫生天天這個車那個車來接,“除了科室活動,沒人請我”。    “我就是放心不下,如果對白天的診斷不明確,晚上我就會看書查資料。我奇怪有些醫生,又唱歌,又洗腳,哪里有時間看書呢?我24小時都不夠學習。我的大書包里常帶著要改的論文,要編的書之類的,有空了就拿出來看。還有一支紅筆是改論文的,藍筆是寫書的,鋼筆是寫處方的。還有U盤,看到好的文章就拷下來;這個是肺功能檢查、體格檢查課件……我們這個年代的人電腦水平比不上年輕人,只能盡量跟。”她把書包里的東西一一翻給記者看。   何建猷就這么默默地做了近40年醫生,而在去年被發掘出來并被廣為報道之前,雖然周圍的人都說她“做了一輩子好人”,但是她也遭到過很多誤解。丈夫心疼,“人家也做醫生,沒有你做得這么辛苦的。”孩子疑惑,問她“做了一輩子好人,有什么好報?”   她也曾彷徨過。“我自己以前也常會講,好心沒有好報。做得那么辛苦,得到的就是大家都說我是好人。” “很難說要別人跟我學習”    然而,何建猷的彷徨終于在去年得以徹底釋然。   2005年10月,在“建設和諧醫患關系與建設和諧廣東”戶外巡回論壇湛江站節目的推選中,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從院長到一線人員都一致推選何建猷,無法推脫的她答應“試試看”。   那天,沒有人知道,穿慣白大褂、生活簡單樸素的她在去論壇演講前,連件合適的衣服也找不到,還是醫院黨委一位同志送了她一件衣服。那天她沒有準備稿子,有些忐忑,就如拉家常般地談著。“我也不會講,就主持人問什么,我答什么。”   有記者后來報道,“臺下雷動的掌聲和何建猷臉上的平靜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但何建猷回憶說:“其實是臺上燈光很耀眼,我看不到下面而已。我不知道下面有很多領導坐著,也不知道有人聽得流淚,后來他們放錄像給我看我才知道。”之后,何建猷的事跡被寫成《紅土白衣譜諧章》一書。何建猷說:“還是記者問一句,我答一句。書出來后,有人說這本書還沒寫出你的一半。”   她把那本書拿給記者,如遞給記者任何一本書一樣平常,并感嘆:“我覺得很奇怪,我做的只是一個平凡醫生應該做的事,不知道為什么會感動那么多人。就像給病人口對口呼吸,在那種情況下病人都要死了,作為醫生不這樣做,還能怎么辦?!”   為了寫《紅土白衣譜諧章》這本書,何建猷夫婦繼1980年離開后第一次重新踏上徐聞這塊記錄青春的紅土。讓她沒想到的是,一位30年前救治過的病人一見面就抱住她痛哭;還有20多年來沒再見過面的病人說:“何醫生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好的醫生。”淳樸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一次重回徐聞讓何建猷感觸很深。“有些群眾說我搶救過他們的孩子,我都忘記了,沒想過會這么受大家的愛戴。現在有個想法,再過兩年退休后有時間還是要回去為鄉親們服務。那里還有很多人很苦,沒有機會到城里來看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現在已經有0個對此文章發表過評價0個人發表過求助問題查看所有評論
請正確輸入正確電 話
    北京虎網縱橫廣告有限公司對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北京虎網縱橫廣告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請點擊“我要投稿”。
中國虎網納您良言





注意: ·本網站只起到交易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 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戒毒藥品和醫療機構制劑的產品信息。
·任何單位及個人發布信息,請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注意產品功能表達,杜絕虛假違法廣告,產品功能夸大宣傳。
業務電話:010-53399568 手機/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網站為專業的醫藥招商代理平臺,不出售任何藥品,買藥請到當地醫院咨詢,請不要撥打以上電話,謝謝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編號:11010502000363
工業和信息化部ICP備案/許可證號:京ICP備12012273號-4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號:(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4)第00532號
虎網醫藥招商網(www.www.goldure.com)版權所有,謹防假冒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a高清免费毛片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青春久久| 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欧美久久精品一级c片片|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老男人久久青草av高清| www.久久热|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黄色大片|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97视频久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成人久久免费网站|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国产美女久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