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1 0:00:00 來源:
未知
品牌做響、產品做大、團隊做強,好營銷不是簡單事,但也并非高不可攀。好營銷有其內在規律,掌握規律,事半功倍;忽略規律,事倍功半,甚至無功而返。一個好產品,要實現好營銷,其內在規律可用營銷戰略管理的“三定”來管窺一二。
戰略摸得著
戰略是老生常談,味同嚼蠟。遺憾的是,眾多醫藥
企業營銷無起色,多因戰略病而不自知。幾乎沒有老板愿意承認企業營銷沒有戰略(或戰略不清晰)。當問及戰略時,則曰“將堅定不移地做大產品、做大品牌、成為某一領域專家型企業”之類,可當深度探討戰略支撐體系時,則大多說不清楚。
一個企業的營銷戰略不僅是一個愿景,也不僅是對自身和競爭環境的認識,還應該包括機會選擇、實現路徑、階段性目標、資源配置的論證以及行動綱領。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戰略支撐體系不再是某些創新點子給予的信心,它更需要在基礎管理、人力資源體系和資源的有限性方面給予深度研究和重視。
戰略研究是需要大智慧的活兒,企業將戰略課題簡單化,市場營銷的表現將是:不斷地追求創新,不斷地調整策略,不斷地調整政策,不斷地調整人員;銷售業績不佳時,分不清是策略的問題還是執行力的問題;企業長期在原地打轉或大起大落,難有本質上的突破。
戰略之病如糖尿病,可感知,但難以觸摸量化,不疼不癢地消耗,很致命。好營銷難實現,首先要從戰略上檢討。
文化要有定力
“文化”又是一個若有若無的詞匯,企業文化缺乏定力,很像花草染上紅蜘蛛,這種肉眼幾乎看不見的蟲子,每一個都不干大體,但累積多了,必讓花草在不經意中凋零枯萎。
很多企業愿意將“誠信、奉獻、創新”之類的詞匯作為企業文化的彪炳,但企業在更改營銷策略、調整營銷政策、兌現營銷激勵規則等方面,卻往往不去關注營銷人員乃至客戶的利益,隨意性很強。企業的任何變化都難免引發市場連鎖反應,企業又沒有相應地關注,那么,企業的“誠信”在哪里?設計圈套盤剝市場使企業利潤最大化,企業的奉獻精神在哪里?這樣的企業要么沒文化,要么文化不
健康。
很多時候,營銷人員和客戶在不健康的企業文化面前無法抗爭。如企業在年度營銷獎勵政策兌現時,為了減少支付金額,濫用營銷獎勵政策解釋權或偏向企業、減損員工利益的解釋辦法,營銷人員很難有反駁余地。如此一來,相關人員乃至整個團隊對企業的歸屬感認知將大打折扣。
人的行為改變很難,但放到團隊里,改變就很容易。這很像腌酸菜:想讓一顆大白菜成為酸菜很難,搞不好還要成為爛菜;如果投放到酸菜缸,則很快變酸。營銷團隊的文化決定了營銷人員的行為,也連鎖決定了市場行為。其根本是老板文化,營銷戰略明確了,好營銷不在,反思一下文化是必要的。如果發現企業文化的花草上有紅蜘蛛,要及時噴灑農藥,將不健康的文化灑掃于初萌。
規則要堅守也要變通
規則不僅僅是基本制度、銷售政策或分配原則,規則的重點還包括產品的市場秩序。規則是可以通過審慎的研究,使其不僅嚴密而且符合營銷策略的要求。企業營銷規則最難的是對權力的節制。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殘余思想難免在當代人身上留存,對企業規則傷害最大的是“官本位”思想,表現在企業就是,老板和管理高層可以無視規則,隨意調整和挑戰規則。
比如公司規定產品統一的零售價和供貨底價,甚至將這種規則上升到戰略層面。可是,當地方官員找老板說情,要求某地區供貨價格優惠時,老板就答應了。老板認為:“官員的面子要給,降低供貨價格無非企業利潤少一點,無關大局。”事實不然,其他經銷者的
心理受挫傷不說,竄貨問題也相應而來,各種理由的降價申請將接踵而至。
不能堅守規則的營銷必然會導致投機,但堅守規則不懂變通,也會讓企業的營銷變得僵硬。管理規則是一種藝術,這里不展開闡述,要強調的是定規則是好營銷的必修課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