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一些農村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進行調研后,陳分新說:“國家應該對到基層工作的醫療衛生人才采取傾斜和優惠政策,同時對一些醫學專業的大學生實行委培和定向培養,這樣就可以為農村培養更多‘永久牌’的人才,有利于解決貧困地區農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DIV>
楊豐岐所在的村以大棚蔬菜和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去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8700元。他說:“搞大棚菜、生豬養殖,都離不開農技人員的指導。當我們農業生產遇到問題時,特別希望農技人員能夠給我們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DIV>
長期致力于農村扶貧的陜西榮民集團董事長史貴祿代表說,國家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切實解決長期困擾農村發展的“人才短缺”難題。同時,可通過免費培養農學、醫學等方面的定向生,使他們畢業后可以到農村基層就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張光強代表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振興發展農業教育、加快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和大力培訓農村實用人才??梢酝ㄟ^農村的職業教育學校、農業職業技術學校,包括大專院校分層次來培養一些“土專家”。
“我們在楊凌已經試了10年,給通過培訓、符合條件、并在實踐中做出成績的農民一些職業技術職稱。這些‘土專家’慢慢成為生活在農民周圍、能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的專家?!睆埞鈴娬f,“另一方面,我們農林大學的學生,確實應該提供技術,如果一個村能實現一到兩個學農的大學生扎根農村,每兩三年流動,使農村保持一個村一個人,也能成為農民科技的帶頭人?!?/DIV>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