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13 0:00:00 來源:
未知
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醫衛界委員趙平、吳明江、李立明、吳明、王執禮,就“深化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據李立明透露,城鄉居民參保人數合計已經達到了12.95億,覆蓋了全國95%左右的人口,去年醫療費用個人支付比例下降至35.5%。而趙平指出,在中國的公務人員都有醫療保障,此外他們還就“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作了相應解答。
改變以藥補醫形成共識
在談及公立
醫院改變以藥補醫的問題時,吳明江指出,多賣藥、賣貴藥、多檢查扭曲醫療行為,也加劇醫患關系緊張,現在改變以藥補醫逐步形成共識,通過政府增加投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的收費價格,來彌補過去醫院依靠
藥品加成所獲得的費用,同時也在積極探索醫療付費方式的改革。趙平則強調,大醫院不存在想靠設備賺錢的問題,大醫院是為了提高醫療水平而購買高檔設備。
多元辦醫緩解“看病難”
對于如何發展民營醫院,王執禮表示,一是政府解決,同時也要動員、支持、鼓勵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他說,社會辦醫,國家可拿一部分錢來增加老百姓的福利,減少老百姓在醫保中支付的比例,此外,還能夠覆蓋邊遠山區,而社會資本在城市辦大醫院,就會分流一部分國立醫院的病人,使得在國立醫院的病人能夠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趙平則表示,歡迎民間資本進入醫療市場,不管什么性質的醫院,核心要以病人為中心,不能以盈利為中心;醫院成本的回收是非常緩慢的。醫院也愿意和國外的人員合作,辦一種新型的醫院。
“看病難”其實是看好醫生難
李立明表示,去年醫療費用負擔個人下降到35.5%,而要進一步降低這個比例,還要靠醫療保障體系的建成。同時他對“看病難”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看病難”,其實是看好醫生難,到大醫院“看病難”,是掛號難的問題。解決“看病難”、掛號難問題,除了國家要支持這些公立醫院以外,應該開放醫療市場,應該有更多好醫院。
體制機制改革進展滯后
在公立醫院的改革中,主要是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吳明強調,公立醫院改革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系統,難度大,從整個大醫院的改革來說,改革相對滯后,對體制機制的推進有難度。而在基層部門之間的協調比較容易配合,再加上縣級管理的醫院比較單一,管理較易,因而選擇先從縣級醫院推進。此外,公立醫院改革很核心的一個是補償機制的改革,這方面縣級醫院和大醫院有共通之處,所以先通過縣級醫院的推進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