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20 0:00:00 來源:
未知
國研中心社會研究發展部部長葛延風在17日國研中心召開的醫改和
健康產業論壇上表示,目前醫療體制改革為健康產業中的一部分細分領域創造了有利條件,主要包括基本藥物和基本醫療服務、商業醫療保險以及醫療信息化產業。葛延風同時指出,當前制藥領域企業數量過多,集中度低,未來大規模產業整合和重組將不可避免。
葛延風表示,此輪醫改主要突出政府責任和強化政府投入,據其統計2011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總計約2.2萬億元,其中公共投資約占64%,約為1.4萬億元左右,其中絕大部分都用在基本醫療服務領域,包括基本藥物的購買。
天津醫藥董事長張建津在論壇上表示,隨著今后中國對基本醫療投入的不斷增加和基本藥物目錄擴容,醫療藥品市場將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尤其是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二三線城市更具潛力。美國禮來董事長李勵達表示,中國預計到2017年會由目前的全球第三大醫藥需求市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但葛延風亦強調,未來政府規范醫療衛生服務和藥品的生產流通秩序,將進一步提高質量
標準,加快產業整合。“美國以前也有300多家制藥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后現在只有30多家,而中國目前制藥企業有4000多家,集中度太低,”葛延風表示,“未來行業內大規模的重組將不可避免。”
張建津表示,目前中國保健企業和
藥品企業雖然數目眾多,但規模都較小,隨著未來新版GNP的實施和加強對保健品和服務行業的規范管理,產品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中小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醫藥健康產業的整合購并將成為一個大勢,未來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
張建津還指出,未來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將主要強調以預防為主,因此
企業也應圍繞預防理念,提高對人口老齡化、疾病發展變化的關注度,加強在預防和保健等不同功能上的藥品研發。據其了解,未來在生物制藥技術創新的鼓勵政策上,國家將從稅收上對相關企業給予一定的扶持。
在新藥開發方面,李勵達表示,未來中國應加強藥品數據管理,目前將一款創新藥帶入中國市場一般需耗資10億美元,因此對如此巨額投入的新藥專利和數據保護尤其重要。此外,在創新藥物獲得市場準入和定價方面,李勵達則建議政府和醫保部門在提高相關藥品定價時應直接與企業進行公開談判,以促進創新藥物體現其研發投入價值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