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30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工程院院士組成的專家團29日來到生物資源豐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就廣西“中國—東盟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建設規劃”等重點項目建設給予指導。院士們表示,廣西可借地理優勢,在
中國東盟生物醫藥產業合作交流中實現自身發展。
廣西物種資源豐富,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基礎良好。目前已建設的廣西藥用植物園已收集保存藥用植物6200多種,2011年12月獲得“最大的藥用植物園”吉尼斯世界紀錄。廣西擁有藥物研發資質的機構22家。醫藥工業培育出菁蒿系列產品、金嗓子、三金片、雞骨草膠囊、正骨水、血栓通注射液、骨通貼膏、尤利特系列醫療器械等一批在國內外醫藥市場均有較好聲譽的產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表示,憑借地理優勢和豐富資源,廣西可在中國、東盟生物藥材交換中發揮更大作用,讓更多中國藥材通過廣西走進東盟國家,同時也讓東盟國家藥材進入廣西走向中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培根則表示,因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與中國傳統醫學頗多類似,其藥材多與中國相似,可以找到共同點加強合作。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加強與這些國家合作可以擴大發展空間,不局限在一地。比如泰國現在將草藥做成現代劑型,此類做法就值得交流學習。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所長姚新生表示,與東盟進行此類合作是廣西地域特色所致,廣西作為中國的東盟“窗口”當然機會更多。他坦言,廣西物種雖多但產量小;人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南寧但生物醫藥企業卻集中在桂林、梧州等地。資源高度分散,人力高度分散,廣西還需要協調發展。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表示,廣西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還需捍衛藥材的地道性,生產出好藥品,才能走出廣西乃至走向東南亞。
據悉,廣西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第一項建設內容和14個優先重點發展的千億元產業之一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