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醫療信息研究所發布了《美國用藥情況:2011年綜述》(The Use of Medicines in the United States:Review of 2011)報告。報告顯示,2011年美國藥品總支出增長3.7%,達3200億美元。同時,與2010年相比,美國患者就醫次數明顯減少,處方藥應用也隨之下降。
新批準34種NMEs
報告顯示,19~25歲年輕人醫療保險處方藥的使用增加,而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處方量卻處于下降趨勢。此外,一些治療慢性疾病的新仿制藥在整體藥物開支中小幅上揚。按人均計算,2011年美國整體衛生保健系統在藥品支出方面人均只增長了0.5%。
IMS醫療信息研究所研究發展部主任邁克爾·克蘭羅克說:“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數以百萬計的美國患者在藥物支出上實現了新的突破。與此同時,一些令人不安的趨勢從2009年開始繼續存在,如就診患者減少,藥物使用量正在下降。”
報告顯示,具有變革性意義的疾病治療藥物不斷涌現。批準的新作用機制藥物數量比前幾年增加,實現了藥物開發意義上的重大突破。去年,美國FDA批準34種新分子實體(NMES),創過去十年之新高。治療數種類型的癌癥、多發性硬化癥、丙型肝炎和心血管疾病的藥物首次出現。研制罕見病治療藥物的公司在過去10年迅速崛起。
就診人數下降4.7%
此外,去年美國整體醫療保健和
藥品利用率降低。人均藥品使用略有下降,這是因為就診和非急診室入院人數呈現下降趨勢,而年長的美國患者減少了
非處方藥品的使用。就診人數下降了4.7%,急診室接診(這個數量相對較小)上漲7.4%。
零售處方使用率在2011年平均下降1.1%,10個州中下跌超過3%,這反映人口結構、流行病學、臨床實踐和醫療支付人發生動態的變化。65歲及以上老人處方藥使用量在去年減少3.1%,其中下降最顯著的是降壓類藥物。19~25歲的年輕人藥物使用量增加2.0%,特別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藥物和抗抑郁藥增加最為顯著,這是唯一在2011年藥物使用率增加的年齡組。
患者的藥品支付方式發生了改變。具有醫療保險的患者處方藥現款支付花費490億美元,比2010年下降18億美元。所有處方藥中近75%共同支付了10美元或更少,但商業保險計劃所涵蓋的品牌處方藥共同支付平均為40美元。現款支付降幅最大的為老年人參加醫療保險D部分,其中共同支付平均下跌2.66美元,達23.31美元。
仿制藥占支出80%
主要治療領域藥物的使用和消費情況:醫療總開支近1/3集中在5大治療領域——癌癥、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脂、糖尿病、精神病或躁郁癥。這些治療領域中每一類藥物的增長速度都高于整體市場,并出現了新的治療藥物,相關疾病的診斷越來越多。
藥品花費情況:2011年整體衛生
保健系統對藥品支出達到3200億美元,按人均計算同比增長0.5%,升幅為3.7%。
報告的花費來源于批發商發票價格,并沒有反映出發票后的折扣和回扣。品牌藥支出增長2.2%,獨家專利產品失去保護導致花費減少149億美元。
2011年,在過去兩年內上市的品牌藥花費為12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85億美元。仿制藥的花費占處方藥支出80%,增加56億美元。對藥品的整體消費仍然集中在傳統小分子口服藥物,主要通過零售
藥店配藥,專科藥品和生物制劑也有較大幅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