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5/5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4月20日訊
2011年,中俄醫藥貿易進出口總額突破9億美元(9.03億美元),同比增長46.7%。其中,我國出口8.5億美元,同比增長49.9%。據統計,2011年,我國對全球出口市場中俄羅斯排名第15位,俄羅斯已成為我國醫藥商品主要出口國。
醫藥貿易發展勢頭良好
中藥出口俄羅斯首次全面增長作為我對俄出口的一部分,中藥類商品出口額一直較小,出口增速緩慢,且波動較大。2011年中藥各類商品出口首次出現爆發式增長,出口額達1213萬美元,同比增長116.7%。其中,保健品增幅最大,為1522.3%,達到304萬美元。提取物、中成藥、中藥材及飲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西藥原料增幅放緩我國對俄羅斯西藥類商品出口4.6億美元,同比增長33.2%。其中,主打產品西藥原料增幅略有下降,出口額為3.29億美元,同比增長13.3%;維持了3年高速增長的西藥制劑2011年出現了下滑,僅出口1551萬美元,同比減少24%;生化藥異軍突起,出口增幅高達241.8%,實現了1.1億美元的歷史最好成績。
醫療器械出口保持強勁勢頭我國對俄羅斯醫療器械出口延續了多年的增長態勢,2011年出口額達到3.85億美元,出口增長74.2%。其中,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實現出口2.15億美元,同比增長115.2%。除醫用敷料和口腔設備材料出口略有下降外,其他產品均保持良好勢頭。
企業高度關注俄羅斯市場2011年我國涉足中俄貿易的醫藥出口企業達到2450家,同比增長61%,創歷史新高。從去年由中國醫藥保健品商會主辦的“2011年俄羅斯醫藥產品推介活動”接受企業有關俄羅斯市場咨詢以及產品境外注冊情況來看,有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關注并進軍俄羅斯市場。
回顧入世10年來中俄
醫藥發展歷程,中俄醫藥產業和貿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醫藥產業飛速發展,進出口醫藥貿易全面開花,國際地位逐步提升;俄羅斯藥品市場規模擴大,市場被進口藥品壟斷。在這10年里,中俄醫藥貿易額屢創新高(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除外),2006年更是扭轉了中俄醫藥貿易逆差的局面,且出口呈逐年攀升態勢。
從近10年來的情況來看,中俄醫藥合作前景廣闊。
中俄兩國是備受關注的新興醫藥市場,由于其各自醫藥產業發展具有差異性和互補性,因此兩國在醫藥領域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經過多年的磨合,兩國市場成熟度、開放度越來越高,企業合作越來越密切。近年來,雙方對相互市場的認知度有所提高,不少產品獲得相關認證。
《2020年前俄羅斯制藥工業發展戰略》是俄羅斯支持醫藥行業發展的重大新舉措,其目的就是要促使俄羅斯制藥和醫學工業過渡到創新發展模式。當然,俄羅斯制藥工業發展還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力,俄羅斯也希望與中國在藥物研發、人才交流、合資建廠、技術轉移等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從2011年開始,俄羅斯在與我國的高端會晤和國際性會議上多次提到,要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在醫藥領域,尤其是生物制藥領域的合作。中俄衛生分委會中醫藥工作組第一次會議于去年12月在北京召開,雙方與會代表就中俄中醫藥合作及發展前景進行了充分討論。
除醫藥產品外,俄羅斯的食品配料市場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相關報告表明,目前,俄羅斯國內使用的各種食品添加劑中大約有90%依賴進口,主要來自丹麥、比利時、法國等歐洲國家。2010年俄羅斯食品配料進口額高達2290億美元,同比增長15.5%。近年來,食品行業銷售在西歐一直停滯不前,很多公司把目光投向了不斷增長的俄羅斯及其他東歐國家。我國很多生產氨基酸、蛋白、維生素、檸檬酸的企業應多關注俄羅斯市場,參加相關的
展會。
2011年底俄羅斯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入世后,俄羅斯將在國際貿易規則下開展對外經貿合作,理順與貿易伙伴的關系,這必然提高雙邊和多邊貿易的合作水平。俄羅斯入世后,作為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商品和投資進入俄羅斯將更加便利,解決兩國貿易糾紛的渠道也將更加通暢。
貿易擴大挑戰尚存
機會越多,挑戰越大。目前,中俄兩國醫藥產業正處在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俄羅斯更是把大力發展本土制藥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2020年前俄羅斯制藥工業發展戰略》中提出,大力提高本土制藥水平,鼓勵國外企業投資建廠和技術轉移,建立人才隊伍,出口本國藥品。普京總理多次警告跨國制藥公司,如果不在俄羅斯投資建廠或進行技術轉移,將會受到來自俄羅斯政府的種種限制。俄羅斯還曾提出要在10年后取代中國和印度,成為原料藥生產國,目前他們正奮力扭轉長期以來依賴進口藥品的局面。雖然從現階段俄羅斯醫藥產業的發展和政策落實情況來看,在短期內很難實現上述愿望,但是外國藥品進入俄羅斯的門檻會越來越高,我國企業要做好充分準備。
近期,中國醫藥保健品商會多次接到企業請求幫助追回俄羅斯合作伙伴欠款、貨物被海關扣押等貿易糾紛的咨詢。醫保商會提醒企業,雖然俄羅斯已經入世,但需很長時間適應國際貿易規則,改變固有的貿易特點,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現階段對俄貿易仍具有一定的風險,請企業在結匯、清關、產品注冊等方面了解清楚相關規定,選擇好合作伙伴,謹慎行事。此外,今年3月,俄羅斯總統大選后有些政策和法規會有微調,企業也應加以關注。(中藥部任芳)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