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5/14 0:00:00 來源:
未知
事發前,張娟曾接診并治愈一名新生嬰兒。嬰兒出院后,因再次發高燒,患者家屬電話咨詢張娟。后返院治療,突然去世。
張娟服毒后被家人送到醫院,目前,已從深度昏迷中蘇醒,趨于穩定。
5月8日,河南南陽醫專附屬第二醫院兒科醫師張娟在遺囑中寫道:“在醫院天天面對領導訓斥,病人家屬的無理要求。”
張娟 28歲,河南南陽醫專附屬第二醫院兒科住院醫師。
此前患者送給張娟的錦旗,稱她“服務熱情,醫術精湛”。
患者家屬以“治療不到位”索賠15萬。
不堪患者家屬和醫院的雙重壓力,張娟寫下遺囑,選擇以死自證清白。她在遺囑里寫道,不愿“在醫院天天面對領導的訓斥,和病人家屬的無理取鬧”。
聞訊,病人家屬稱,他們不是針對某一個醫生追責,而是要兒科給一個說法。
院方稱,他們對于醫療糾紛、突發事故有一套自己的處理程序。此前,醫院并沒有對張娟進行訓斥。“若真有訓斥,也是科室管理嚴格的體現。”
張娟的家屬則表示,醫院在處理醫患糾紛時,應該明確責任,不應讓醫生承擔不應該的責任。
“當一個人的一片真心,卻得到病人家屬如此的打擊與對待時,我真是傷心透了。難道只有我死了,才能證明我的冤屈?”
5月8日,因一起醫療糾紛,河南南陽醫專附屬第二醫院28歲的兒科醫生張娟陷入了絕望。
在寫下這份遺囑后,她選擇服藥自殺,試圖以此證明自身的清白。
壓力大,女醫師自殺
患者家屬一再地說“一條人命來換另一條人命,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局”
張娟含著淚回到家時,母親張瑞娥感到一絲不安。“很奇怪,她是個從不輕易哭的人,除非受了很大的委屈。”她回憶說。
5月8日中午,剛從醫院值完夜班的醫生張娟回來,她向母親哭訴:“他們敲詐我,責任都推到我身上了,我實在受不了這委屈。”
幾天前,張娟曾在家中跟張瑞娥說,她曾診治的一個嬰兒去世了,她認為自己沒有任何責任,但家屬一直找她麻煩,還到醫院去鬧。
“大不了咱辭職不干了,想干啥干啥。”母親張瑞娥勸她。張娟轉身離開,砰”地將房門反鎖進臥室。
張瑞娥理解女兒的憤怒。張娟自小向往醫生這份工作。2008年,從牡丹江醫學院畢業后,來到南陽醫專附屬第二醫院兒科工作。
在科室,張娟是“業務骨干”,同事評價她:“工作出色,個性要強”。
在護士袁真眼里,張娟“能力很強”,很多患者找她看過一次病后,回頭還會繼續找她治療。
在工作中,第一次遭遇患者家屬找她鬧,張娟很在意。
下午3點左右,一直將自己反鎖在房內的張娟突然沖向衛生間,張瑞娥聽到一陣嘔吐聲。
張瑞娥發現事情不妙。張娟蹲坐在馬桶上,眼神呆滯,臉色發黃,嘴唇發紫。她怎么詢問,張娟就是不開口。張瑞娥趕緊喊回張娟的父親張子富,將女兒送到附近的醫院搶救。
后來,張娟的主治醫生張鷗證實,張娟吞食了約400片的地高辛,這是一種強心藥,最嚴重時一天吞食兩片也可能會中毒,引發生命危險。
“我萬萬沒想到她會服毒自殺。”事發后,張瑞娥哭著說。同樣“萬萬沒有想到的”還有王勉(患兒的舅舅)——張娟遺書中所提及的“醫鬧”家屬之一。王勉說,當天,他在上網瀏覽新聞,看到張娟自殺的消息,自己整個人就呆了。
吞藥自殺前,張娟在遺書里寫道:“在醫院天天面對領導的訓斥,病人家屬的無理要求,就拿這件事來說,領導把責任歸于我沒有囑咐家屬來醫院診治。我已經受夠了這樣的委屈。我盡職盡責為病人治病,卻得來如此待遇。”
事發后,王勉一再地說“一條人命來換另一條人命,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