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5/23 0:00:00 來源:
未知
醫藥板塊表現大幅跑贏大盤。上證A股在過去兩周整體下跌4.48%,其中醫藥板塊下跌1.43%,跑贏市場3.05個百分點,醫藥板塊政策面有轉暖趨勢。
政策要聞:基藥招標擬引入帶預算采購(2012年5月7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8月1日起施行(2012年5月9日)、三部門聯合部署醫療服務價格規范管理工作(2012年5月10日)、工信部力促醫藥業并購重組(2012年5月10日)、SFDA:6月前膠囊劑品未完成批批檢將禁售(2012年5月15日)、衛生部:無償獻血者省內用血由用血地墊付費用(2012年5月18日)、發改委官員稱中藥價調整有別于化學藥(2012年5月18日).
行業動態:高端診療設備成醫藥出口新動力(2012年5月7日)、廣交會中成藥降幅七成(2012年5月10日)、新版醫療項目鋪路“醫藥分家”(2012年5月15日)、2012年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變動情況(2012年5月16日)、原料藥出口反彈(2012年5月15日)、藥監局提醒注射用阿莫西林鈉的腎損害風險(2012年5月17日)、社會資本辦醫呈快速增長趨勢(2012年5月17日).
東方研究回顧:公司研究方面,我們首次覆蓋瑞康醫藥、同仁堂和爾康制藥,對于瑞康醫藥,我們認為在政策的鼓勵下,各省份醫藥流通行業的集中度將日趨提高,一些不規范的小商業公司的市場份額將可能被大幅壓縮,區域龍頭有望擁有良好的發展機會。對于同仁堂,我們認為未來同仁堂品牌將逐步升值,同時坐堂醫的發展將可能為傳統中成藥的發展注入強心劑,這兩點有望成為業績超預期發展的關鍵。對于爾康制藥,我們認為爾康制藥將憑借其產品數量和質量上的競爭優勢打造中國的輔料超市,而行業標準的參與制定和國內唯一輔料GMP級別的產能預計將使得公司成為行業規范化趨勢下較確定性的受益者。
投資策略:醫藥生物行業仍具有較高成長性,降價的靴子也逐步落地,我們建議關注恒瑞醫藥、同仁堂、東阿阿膠、華東醫藥、人福醫藥、雙鷺藥業、康美藥業、天士力、海翔藥業、恩華藥業、瑞康醫藥、東富龍和山大華特等公司。(東方證券)
醫藥生物:第三方診斷服務迎發展契機
2012 年5 月21 日,衛生部下發通知明確指出,社會資本可以按照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此前“城鎮個體診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一般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規定不再適用。
衛生部就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有關問題通知包括:1)社會資本可以按照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2)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轉變經營性質的管理規定另行制定。
該通知表明中國的醫療和醫藥市場將逐步向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改革,部分業界人士認為此次開放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機構市場標志著政府醫療改革政策破冰,“醫生自由執業”也指日可期。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期待民營醫院發揮鯰魚效應,在適當的市場競爭中促行業健康發展。衛生部開放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機構將對中國醫藥市場產生兩方面的影響:
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市場將促醫藥市場快速擴容。中國經濟穩步增長、城市化、老齡化、新醫改政策等,成為中國升級至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的加速器。而此次開放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更是為醫藥市場快速擴容點燃了助推器。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三甲醫院等醫療機構一直出現“一號難求”,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情況。此次開放社會資本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將促進一線城市醫療市場快速擴容,估計未來將快速誕生大批由社會資本主導的中小型規模醫療機構。未來可能的“醫生自由執業”還將進一步推動全國性醫療市場擴容。
社會資本金醫療市場將加速第三方診斷服務發展。第三方診斷服務又稱獨立醫學診斷服務,中國第三方診斷服務目前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僅占醫學診斷市場的1%左右。美國等發達國家醫療市場高度市場化,獨立醫學診斷服務市場份額占診斷業務市場的35%左右。而我國的醫療機構一直是由政府主導,由公立醫院占絕對主體,是造成我國的獨立醫學診斷份額極低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獨立醫學實驗室可通過集中檢驗的方式,提升診斷資源的利用效率,縮短診斷周期。中小型規模醫院在資源配置方面更加注重成本與效率,從節約運營成本的角度出發,中小型醫院可將標本量有限的診斷方案,或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購入昂貴儀器的診斷方案外包給獨立醫學實驗室。新醫改強化醫療費用的控制,促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是第三方診斷服務行業發展的關鍵催化劑。關注迪安診斷(300244),迪安診斷有望成為這個快速增長行業中的龍頭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