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5/28 0:00:00 來源:
未知
在2012中國生物醫療投融資峰會上,三江資本總裁楊翠華表示,中國人均衛生支出相當于美國的1/40,成長空間巨大。但我國僅有5%的風投資金投資在生物醫藥領域,與生物醫藥占我國經濟總量的比例很不匹配,并且專業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極少,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構成制約。
投資周期考驗風投決心
在曼哈頓資本董事總經理王進看來,國內并不缺少醫藥投資項目,因為歸國創業的生物醫藥人才正不斷增多。但對于早期項目投資而言,如何能說服風投資金進入是個考驗。
清科數據庫統計顯示,2011年披露的158起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案例中,有80起發生在醫藥領域,涉及金額達36.47億美元,在醫療健康各個子行業中位居榜首。此外還包括醫療設備領域的19起投資,涉及金額9361萬美元和醫療服務領域的10起案例,涉及金額7406萬美元。
醫藥領域的投資周期無疑是風險資本最大的考量因素,長周期、高投入和高風險的特點制約著各路資本的進入。中新創投副總裁董秋明表示,雖然說21世紀是生物醫藥的世紀,但由于生物醫藥產業燒錢、費錢的特點突出,投資的人仍非常少。現在多以地方政府背景的創投為主,社會資本居少,導致政府創投成為孵化企業追逐的對象。
受制于醫藥投資長周期的特點,許多創投機構非常看重對項目和研發團隊的選擇。軟銀中國投資合伙人宓海表示,醫藥研發周期很長,而基金周期有限,藥品從實驗室到產業化,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優秀的研究團隊將決定投資的效率。浦東新興紐士達創投投資總監沈炯表示,新藥研發的周期較長,需要活躍和規范的投資并購市場。
藥品創新吸引跨國資本
王進介紹,即使是在生物醫藥風險投資非常成熟的美國,近年來也出現了保守化的傾向,風投機構對早期項目恐懼感增強,均因為醫藥研發高失敗率使然。但中國對生物醫藥產業極其重視,政府投入幾百億元的重大新藥創制資金,以撬動民間幾千億元的投入,預計將產生積極影響,更吸引著跨國資本的進入。
與國內風險投資相比,跨國創投和醫藥企業對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更為成熟。默沙東亞太區研發總裁張明強對新藥的合作研發有獨到的認識。他表示,所有上市的新藥中,幾乎全都有大藥企參與的身影,如果缺少大公司的參與,90%的新藥都難以研發出來。
張明強認為,就研發角度來講,跨國醫藥企業會更加注重早期產品,這與國內的許多風險投資不同。因為醫藥企業對風險承受能力更強,以藥品營銷盈利,而不是靠風險投資賺錢。從他的角度而言,對醫藥企業的合作和并購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找到突破性的產品,實現共同合作和開發。因此其在中國尋找投資對象的先決條件是,合作方能做一些默沙東做不好的或是沒有做的創新。
除直接投資醫藥公司,跨國醫藥企業與國內大型醫藥企業進行合作投資以打造雙贏局面。先聲藥業集團董事會秘書錢海波介紹,默沙東對新藥品的學術推廣能力強,先聲藥業全國營銷網絡健全,雙方共同投資建立的合資公司將于今年7月份正式運行。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