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病”——指的就是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瀉或是腸胃疾病的不良反應。食用從冰箱取出的食品不當可能引起形形色色的“冰箱病”,如冰箱頭痛、冰箱肺炎、冰箱胃炎、冰箱腸炎等。
高溫天氣下,不少人將家中未吃完的食物統統放進冰箱,把冰箱當成了“保鮮柜”、“儲存箱”,以為這樣就能起到隔離細菌的功效,殊不知家中的冰箱只能推遲食物腐敗變質的時間,卻不能當做夏季的百寶箱。
其實,隨著冰箱門開啟次數的增多,內部溫度驟變反而為細菌大量繁殖創造了適宜環境,導致夏季里冰箱污染情況嚴重。一旦吃了被細菌污染而又未煮透的食物,就會染上“冰箱腸炎”,嚴重者還會出現惡心、腹痛、腹瀉,并伴有發熱的癥狀。
專家提醒要預防“冰箱病”,一是定期對冰箱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星期消毒一次,可用0.5%的漂白粉擦洗;二是生熟食品分開放,并用塑料袋加以封裝,防止互相接觸;三是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存放的熟食、瓜果一定要加熱煮沸或洗滌干凈后再吃。
另外,一些冰箱廠商也為這種情況,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抗菌功效的冰箱產品,有效的阻止了細菌侵入,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保護。